健康養身★糖尿病注意共病危機 靠長效型類固醇恢復好眼力

糖尿病注意共病危機 靠長效型類固醇恢復好眼力

【健康醫療網/記者陳佳慧報導】據國民健康署資料統計,台灣有高達200多萬名糖尿病病友,每年更以25000人左右的速度增加中,糖尿病不僅僅是血糖問題,而是屬於全身性疾病,若未妥善控制血糖,容易引起大血管及小血管的病變,進而產生糖尿病併發症,其中,糖尿病患者罹患黃斑部病變風險高於一般人,因此不可忽視。

糖尿病傷害全身血管 黃斑部病變恐失明

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眼科部許淑娟部長提到,黃斑部是眼底視網膜最中心也是最重要的構造,其掌管了精確的視力及辨色力,且黃斑部裡面有很多血管,糖尿病會使身體細微血管產生變化,使得眼睛血管中漏出的水分累積在黃斑部,導致黃斑部水腫,若黃斑部產生水腫,會導致視力衰退,所見物體影像可能會扭曲變型,隨著嚴重程度增加,黑影或盲點會逐漸擴大,進而使視力快速惡化嚴重恐導致失明。

眼內注射藥物成趨勢 健保有條件給付轉換機轉治療

早期針對黃斑部水腫的治療以雷射為主,縱使雷射可以阻止視力快速惡化,但治療效果有限,目前新的治療方式以眼內注射的低侵入性治療為主,透過施打新生血管因子抑制劑,阻止不正常的新生血管增生,減少微血管的滲漏,但無法抑制其他發炎因子,且患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也不適用。許淑娟部長表示,若患者對於抗新生血管生成因子抑制劑持續療效不佳,且患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可依據病況申請健保給付,轉換使用新型眼內注射長效型類固醇。

新型眼內注射長效型類固醇 助患者維持工作與生活品質

許淑娟部長進一步提到,曾有一名64歲台商,起初共施打5次新生血管因子抑制劑,但因為工作繁忙且無法頻繁回診,導致黃斑部水腫不斷復發,而後建議這名患者使用新型眼內注射長效型類固醇,視力從原先的0.1提升至0.5,且因長效型的特性,除了能提供4至6個月治療效果外,還能配合患者因外地工作而不能頻繁的回診治療,大大提升患者的生活品質。

糖友要注意 盡早檢查與治療維持好視力

許淑娟部長呼籲,黃斑部水腫處置之道仍是建議預防重於治療,尤其是罹患三高的慢性疾病患者,務必善加控制血糖、血壓、血脂,減少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子,平時可自行輪流遮住單一眼睛,確認視力狀況,若有發生視力下降等症狀,應及時就診檢查與治療。

【延伸閱讀】照顧好自己的健康 就是愛家最好的禮物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7356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肝癌是國人第二大癌症死因,每天約有15人因B肝導致肝癌而失去性命!「抗癌鬥士」何清全是B肝帶原者,但始終置之不理,約16年前,年僅41歲的何先生,在15歲兒子不斷叮嚀下做健檢,最終發現肝癌,甚至不斷復發,女兒便自告奮勇捐出6成肝臟,挽救爸爸性命,何清全說:「很會賺錢,卻不會照顧身體,才不是人生勝利組...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王詩茜/台北報導】甲狀腺癌因初期無明顯症狀,有著「隱形殺手」之稱。日前就有國外網紅在上傳影片後,被眼尖網友提醒「喉嚨處怪怪的」,經就醫診斷發現為甲狀腺癌;近期台大醫院也收治1名30多歲的年輕老師,健檢發現甲狀腺右側有個2公分結節,至台大內分泌科進一步檢查後,確診為甲狀腺癌,讓沒有家族史...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新冠肺炎不僅會造成肺部疾病,也可能會引發血管與心臟疾病!北醫附醫內科部主任暨心臟內科黃群耀醫師解釋,根據統計,逾半數新冠肺炎病患出院後,包括肺部、心血管、神經肌肉骨骼系統甚至是心理認知都可能出現後遺症,主要因新冠病毒需結合ACE2受體,才能進到細胞內部,這時因心血管系統...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華航女副機師個案(案16377)已檢測病毒部分基因定序,今(8)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初判,比對先前境外移入個案感染病毒基因,女副機師接觸東南亞新冠Delta變異株機會較高,在台灣感染與擴散病毒可能性極低。 指揮中心副指揮官陳宗彥表示,調查案16377接觸者應採檢31...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