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糖尿病百斤男重拾自信 控糖藥物新選擇

糖尿病百斤男重拾自信 控糖藥物新選擇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一名45歲中年男子患糖尿病多年,使用胰島素注射治療,一天使用劑量高達300單位,但仍無法控制血糖,令他困擾不已,在醫師建議下搭配新的口服藥物治療,使用三個月後,不僅胰島素注射劑量降為原本的三分之一,體重更從100公斤一舉降到90公斤,找回身體健康的同時也找回了自信心。

糖尿病年輕化 體重成重要影響因素

根據流行病學統計,全台糖尿病罹病人數高達160萬人,目前台灣第二型糖尿病(非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盛行率約8%,相當於每12人中即有1人罹患糖尿病,其中更有將近40%以上沒有被診斷或追蹤就醫。三軍總醫院內分泌及新陳代謝科洪乙仁主任表示,糖尿病好發年齡層約為50-60歲,但近年來發現,糖尿病發生年齡層有下降的趨勢,主因歸咎於現代飲食及運動習慣的改變,及青少年肥胖率的增加。臨床上觀察,約有6成以上糖尿病患者有體重過重的問題,當內臟脂肪過高時,細胞會分泌脂肪激素促使胰島素的敏感度下降,長期將導致糖尿病的發生。因此糖尿病治療的目標,除了希望血糖、血壓、血脂都要控制在合理範圍,另外最重要的即是體重的管理。

新型降血糖藥 控制血糖與體重更有效

在糖尿病傳統治療中,多使用口服降血糖藥物及注射胰島素做為主要的藥物治療,但部分藥物的主要副作用為體重上升,反而不利於病情的控制;利用胰島素的作用機轉有時會造成低血糖情形,易影響患者治療意願,這也是目前糖尿病治療最大的困境之一。洪乙仁主任進一步說明,去年衛福部通過了新的糖尿病口服藥物「SGLT2抑制劑」,透過減少糖份於腎臟再吸收,將身體多餘糖份移除體外,不僅達到降血糖目的,更有效控制體重、降低血壓,相對也可能連帶減少心血管疾病風險,且能夠與現有的糖尿病藥物合併使用,但醫師也特別提醒,腎功能不好的患者須經評估使用。

藥物+飲食+運動 控糖不二法門

但洪乙仁主任提醒,糖尿病的治療絕不能只靠藥物,在飲食及運動習慣上,一定要配合調整,才能達到最好的成效。建議每周進行150分鐘以上的中度運動,生活習慣上,需戒除掉油膩、重口味的食物以及吸菸,維持健康的生活型態,即可與糖尿病和平共處。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6587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針對世界衛生組織(WHO)修改每天糖攝取量減至總熱量5%;對此,董氏基金會表示,可見糖份攝取對人體健康影響之大,並建議衛生福利部儘快公告「食品營養標示內容」,強制要求業者清楚標示糖量,否則民眾無法從外觀判斷食品的糖份。世界衛生組織表示,經過專家小組檢討9千份報告後,提出...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郁梵報導)台北市大同區健康服務中心結合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即將在3月8日(星期六)上午8-11時於該中心辦理成人整合性預防保健篩檢服務。只要當日完成成人健康篩檢,就可參加「健康福袋抽抽樂」活動,歡迎40歲以上市民朋友踴躍參加,一起為自己及家人的健康把關。根據衛福部101年底...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郁梵報導)季節轉換,加上忽冷忽熱的天氣,讓不少過敏性鼻炎患者頻頻打噴嚏、流鼻水、鼻塞,有時甚至嚴重影響生活。中醫師提醒,過敏性鼻炎是體質造成,雖然無法徹底根治,但仍有許多方法可協助減輕症狀,讓過敏情形不再發生。大林慈濟醫院中醫部婦兒科主任陳柏全表示,台灣因為四面環海,濕度較高,加...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一名家住基隆的四歲腦性麻痺幼童,去年夏天父母因車禍死亡,由爺爺奶奶撫養,但因爺奶年事已高,使得這位幼童原本有在進行的復健之路,卻因此而停滯,導致她無法站立,也不能走;所幸在基隆市長照中心介入之後,安排轉介使用居家復健,這名幼童已能短距離行走!這名四歲腦性麻痺兒原本是由父...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