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糖尿病血糖控制不佳會怎麼樣? 醫師曝無可挽救下場

糖尿病血糖控制不佳會怎麼樣? 醫師曝無可挽救下場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根據統計,台灣末期腎臟病發生率每年455人/每百萬人口與盛行率3,219人/每百萬人口都高居世界第一,其最大病因就是糖尿病,佔比超過一半比例為51.5%,因此,糖尿病腎病變的診斷與治療就顯得十分關鍵與重要。

糖尿病長期血糖控制不佳  恐致腎病變

安南醫院腎臟科醫師莊凱舟說,糖尿病患者如長期血糖過高會導致微血管及大血管病變,進一步影響腎臟血流量,而活化腎素系統造成高血壓。高低起伏的血壓會加速腎臟血管破壞,讓腎臟功能持續惡化,如再加上長期血糖控制不良造成糖化產物的累積,將會對腎臟造成直接傷害,因此控制好血糖對於糖尿病腎病變的預防著實扮演極其重要地位。

糖尿病腎病變 這些危險因子不可忽視

此外,糖尿病腎病變的發生也和一些相關危險因子有關,比如高血壓、高血脂、高蛋白質攝取、肥胖及吸菸等。莊凱舟醫師建議,血壓控制在140/80mmHg以內,低密度脂蛋白LDL要小於100,三酸甘油脂要小於150,蛋白質要攝取約4-6份(一份約半個手掌大),身體質量指數BMI應介於18.5-24最好。

腎功能惡化合併巨蛋白尿 應盡速就醫

莊凱舟醫師說,糖尿病腎病變的定義為白蛋白尿的出現,如一天30mg以下為正常,30-300mg為微蛋白尿,300mg以上就稱為巨蛋白尿;當腎臟功能惡化至慢性腎臟病3b期並合併巨蛋白尿時,就應趕緊到腎臟科門診,讓醫師進行後續追蹤治療。

養成良好生活習慣 預防糖尿病腎病變

根據研究統計顯示,當糖尿病患者如有好好控制血糖時,預期壽命長度將比發生糖尿病腎病變的患者最多可以多出10年以上。

莊凱舟醫師強調,除降低危險因子外,糖尿病患者也要規律運動、不熬夜、不酗酒、遵守醫囑服藥、不可任意自行調藥或服用成分不明的偏方草藥,加上配合醫護人員及營養師專業建議,並配合每年定期驗尿、抽血來定期監測腎臟健康指數。

【延伸閱讀】

免疫球蛋白用途廣 川崎氏症、腸病毒重症、癲癇都能用

他高血壓頻發心律不整 導管治療平均血壓降30mmHg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8753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性愛的消耗能量真的能夠代替健身嗎; 知名的泌尿科醫師任黎明指出,性愛有一定的健身功效,但與健身相比,不可同日而語,曾有來自加拿大蒙特利爾魁北克大學的一個研究小組指出,男性在性愛過程中比女人消耗了更多的熱量,又以傳教士體位的重複運動消耗最多,但雖性愛消耗的能量優於步行,卻...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60歲許先生兩年前因右下背痛、右腿痠麻而至骨科就診,經檢查發現右側薦骨有一顆腫瘤,起初以為是骨癌,切片報告顯示為腎臟轉移,確診為腎細胞癌第四期,因一線標靶藥物療效有限,合併免疫療法控制癌細胞擴散,經過1年半治療,腎臟腫瘤幾乎消失,再配合手術切除薦骨腫瘤,目前病情控制良好...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造成子宮肌瘤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生活飲食,主要因子宮肌瘤的形成與雌激素在身體的波動有關係,若喜愛吃油炸、高脂肪等食物,甚至吃錯中藥補品,都可能埋下子宮肌瘤的危險因子;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中醫科主治醫師周宗翰指出,中醫在治療上,最重要的環節就是改變患者飲食習慣,唯有避免...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依如報導】氣象局預測連續多日低溫,營養師提醒,天冷想喝熱飲祛寒,喝對成分也很關鍵;選熱豆漿、牛奶、花草茶和薑茶可有效暖身,喝咖啡、茶類、可可反而容易手腳冰冷,喝酒更要小心失溫風險! 善用蛋白質、薑素、黃酮類 提升「攝食產熱效應」 董氏基金會食品營養中心主任許惠玉說明,想靠食物讓身...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