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納豆腦出血開刀》腦中風常見6症狀,醫籲4口訣速判

(優活健康網記者馮逸華/綜合報導)

納豆腦出血開刀》腦中風常見6症狀,醫籲4口訣速判

近日知名藝人納豆因「腦出血」緊急就醫診治,引起各界關心與震驚,神經內科醫師就指出,按新聞報導現況所述,納豆事先感到突發性頭痛劇烈,送醫檢查後發現腦壓過高,並合併有出血症狀,皆屬「腦中風」表現。

血管破裂恐腦損,2成患者腦中風有「出血」
澄清醫院神經內科醫師葉守正表示,臨床研究發現,有近高達8成患者,屬缺血性腦中風,另外近2成患者,則為納豆所屬的「出血性中風」病況,是因其腦部供血的血管破裂,造成腦部損傷。

葉守正指出,據統計台灣平均每17分鐘,就有一人出現腦中風,主因多為腦部血管破裂或血流受阻,造成腦部缺氧、缺血與神經性缺損,促發暫時性或永久性腦功能異常。醫治腦中風患者時,傾向以優先保護尚未受影響的腦細胞,避免壞死,並積極預防下次中風。

判斷腦中風需牢記4口訣
若當有輕微或類中風前兆時,如突發性出現頭痛、頭暈、想吐、視力模糊、步態不穩、手腳發麻無力等症狀,千萬不可掉以輕心。葉守正特別提醒,想解除「腦中風」不定時炸彈,須牢記評估腦中風最重要的「臨、微、不、亂」4字口訣:
「臨」時手腳軟:請患者雙手平舉,觀察其中一隻手是否會無力而垂下來或無法舉起。
「微」笑也困難:請患者微笑或是觀察患者面部表情,兩邊臉部表情是否對稱。
講話「不」清楚:請患者讀一句話、觀察是否清晰且完整。
別「亂」快送醫:當出現上述任一症狀,要明確記下發作時間,立刻撥打119送醫急救。

葉守正呼籲民眾,應定期做預防性腦血管檢查,可藉由腦部核磁共振攝影、頸動脈超音波,或是電腦斷層腦血管攝影等檢查,皆可評估自身是否為腦中風的潛在風險對象。除了定期健康檢查,若有肥胖、有菸酒癮、心臟疾病者,屬高風險族群,需更加謹慎。

此外葉守正也建議,特別是40歲以上民眾,有中風家族史,更於日常生活更要做好三高控制,將血壓、血糖、血脂控制好,才能解除「腦中風」這顆不定時炸彈。

【更多精彩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照/指揮中心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發生在國外新冠肺炎患者身上的「復陽」現象,台灣也出現,國內上周出現首例3採陰性、獲准出院的個案,又出現胸悶等症狀,緊急回院採檢,又驗出病毒反應。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召集人張上淳今(28)日說,該名個案回到醫院後最新狀況,依舊「時陰時陽」,醫院一...

閱讀詳情 »

▲(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台灣再次+0!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8)日公布,國內今日無新增個案,敦睦艦隊磐石艦的群聚事件確診人數仍維持31人,目前全台累計確診429例,這不只是3月中旬以來再見連續3天零確診,更是連續16天來沒有本土病例。 連續零確診,...

閱讀詳情 »

▲(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防疫百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8)日成立第100天,最新交出連續3天零確診、16天無本土病例的防疫好消息,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也有感而發,表示非常謝謝全國的民眾「陪我們一起度過了」,有時緊張、有時偶爾會輕鬆一下,...

閱讀詳情 »

▲陽明大學團隊成功以奈米鑽石作為載體,遞送基因剪輯組件修正突變基因。(照/陽明大學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先天性視網膜裂損症(XLRS)是一種嚴重的視網膜退化遺傳疾病,大部分都發生在10歲左右男童,罹病會造成視網膜剝離,導致視力永久喪失。陽明大學今(28)日發表最新研究成果,成功以「...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