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素食巧巧呷 手術可免體力不支

(健康醫療網/潘以慈報導)臨床上,1名因子宮內膜癌開刀的患者,長期飲食習慣為蛋奶素,導致開刀後誘發貧血、低白蛋白血症;大林慈濟醫院營養師鄭欣宜指出,長期吃素,在手術後必須補充均衡飲食,尤其最好選擇高生物價蛋白質,才能補足手術流失的蛋白質。

吃素的患者想要維持飲食習慣,而且又能兼顧營養,該怎麼吃呢?鄭欣宜營養師表示,素食者的蛋白質來源多是豆製品、加工品等,這時最好選擇黃豆製品等具營養價值佳的食物,像是豆腐、豆干、豆漿等,都是不錯的選擇。

另外,可多攝取像五穀飯、紅豆、紅鳳菜等高鐵質的食物。鄭欣宜並建議,高鐵食物和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一起食用,才能促進鐵的吸收;而且素食者也應多攝取B群食物,能幫助體內代謝和神經傳導素的合成。

平時三餐中,其中一餐選用全穀根莖類取代白米,就能有效增加B12的營養;鄭欣宜提醒,素食患者治療期間選用蛋奶素,且可合併補充維他命,才能避免造成身體營養不足,也才能有體力對抗接下來的治療。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1685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23歲女研究生從青春期開始出現下巴明顯偏移情況,求學期間也因臉歪、戽斗感到自卑、人際關係不佳,找尋打工機會常受歧視,經接受正顎手術與牙齒矯正後,不但改善戽斗的問題,臉部整體線條也因下臉部大幅改善,顯得更加美觀協調,逐漸恢復自信,對畢業後求職更有把握。臉部發育異常 多與這...

閱讀詳情 »

假如流鼻水、鼻塞持續十天以上,那就不是感冒 感冒意指病毒所引起的疾病,通常會出現流鼻水、鼻塞、打噴嚏、喉嚨痛、咳嗽、發燒、肌肉痛、頭痛等症狀,這些症狀大部分持續一週到十天左右就會好轉。 但是有一種疾病必須跟感冒好好區分清楚,那就是過敏性鼻炎。流鼻水、鼻塞、打噴嚏是過敏性鼻炎的主要症狀,有時也會伴隨...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今(1)日上午媒體用頭版報導,台灣緊急與美國急調輝瑞BNT新冠疫苗,數量約10多萬劑,1月4日就會抵台,優先施打桃園地區醫院。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在10時30分臨時召開記者會強調「嚴正否認」。 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昨(31)日晚間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接到媒體採...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一名60歲陳姓婦女,最近總覺得容易脹氣、上腹悶痛,吃一點東西就覺得很飽。日前突然發燒,覺得右上腹劇痛、噁心,到急診就醫,醫師安排檢查發現,陳婦膽結石並膽囊炎引起急性腹痛,也意外發現她肝臟有顆直徑22公分的大囊腫,醫師位患者進行腹腔鏡切除肝囊腫及膽囊,手術順利。肝水泡非腫...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