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細胞環境決定疾病生存條件 細胞間質療法翻轉不良體質

細胞環境決定疾病生存條件 細胞間質療法翻轉不良體質

【NOW健康 黃育成/台南報導】現代醫學近年來已有許多進步與發展,但面對慢性病、中風、帕金森氏症、失智症等退化性疾病,目前只能著重於長期控制病情。家佑診所院長侯泰宇醫師認為,現代醫學多半專精於細胞研究,其實「細胞環境」與疾病之間的關聯,才是重要的環節,因此近10多年來他致力於發展細胞間質療法,希望透過研究幫助世界上許多受重症所苦而現代醫學尚無法改善的患者。


細胞環境不好究竟會造成什麼影響?侯泰宇醫師比喻,就像受到汙染的土地上不可能長出好的花草樹木,細胞與細胞間質的關係也是如此,細胞變異、死亡是造成疾病的結果,而不是產生疾病的原因,由於人類無法製造細胞,所以當然無法控制已經病變的細胞,如果不從這個角度思考,改變治療方式,疾病當然很難獲得改善。


侯泰宇醫師提到,現代醫學對於治療外來疾病或傷害具有顯著成效,像是傳染性疾病如細菌感染、黴菌感染、結核菌感染等,以及外力撞擊造成的骨折、內臟破裂等都能達到良好的改善;至於慢性病、心血管疾病、失智症、腎臟病、帕金森氏症等,這些由體內環境衍生出來的問題,此時透過細胞間質療法,從改善體內環境著手,才是對抗疾病的最佳途徑。


人之所以老化,也是受到細胞間質環境的影響,而細胞間質療法就是針對細胞所處的環境進行正向改變。而人體的體質,則是細胞所處的物理化學環境,過去生物實驗室在研究細胞時,已經發現幹細胞如果生長在不同環境的培養皿中,會自行演化成不同種類的細胞,培養皿環境中只要因為壓力、營養、空氣、溫度、溼度等其中一個因素變化,就有可能演化成不同細胞。侯泰宇醫師表示,實驗結果證實了細胞其實有無限的可能性!只要讓細胞處於好的環境,就會影響細胞後續的演化。


侯泰宇醫師強調,細胞間質療法自問世以來,便以造福全人類為己任。臨床上已有很多慢性病、帕金森氏症、心臟病、脊髓病變患者都得到非常好的改善,且治療的穩定度有8成以上,透過不吃藥、不打針、非侵入性地方式改變細胞環境,讓各個重症患者都奇蹟似地在3到6個月期間成功逆轉疾病,期待在不久的將來,細胞間質療法可望成為顯學。


更多NOW健康報導
▸C肝追蹤莫輕忽!八旬肝癌嬤難動刀 標靶藥物成契機
▸拔了牙還是痛? 三叉神經痛誤診率高中醫教你簡單判斷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嚴選推薦:【訂閱】NOW健康 | 頻道 | LINE TODAY

相關推薦

【NOW健康 林志遠/台北報導】宜蘭同鄉的吳淡如、林美秀堪稱廣告代言票房保證;今年兩人首度合體代言石墨烯塑崩褲,短短不到半年,就大賣10多萬條,是下半年超高人氣新品,甚至帶起一波「石墨烯概念股」話題。今年冬天,品牌又推出進化版的「第二代超導石墨稀毯被」,兩大天后再度合體,廣告片以電影規格拍攝,十分吸...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五歲林小弟因為早產過程腦部缺氧造成腦性麻痺,一年半前,開始接受中西醫復健合療,目前林小弟的睡眠、肌張力均有明顯改善;林小弟的母親指出,林小弟的好轉,也大大改善全家的生活品質。腦性麻痺 易引起語言、智能、學習障礙花蓮慈濟醫院中醫兒科主任楊成湛醫師表示,腦性麻痺相當於中醫「...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在疫苗部分,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統計,昨(4)日疫苗共打41萬6,,171劑,第1劑人口涵蓋率74.26%,2劑涵蓋率36.07%。昨日新增4例接種疫苗後死亡個案,分別為1例AZ、2例莫德納與1例BNT。 國內新冠疫苗第1劑施打率已逾7成,第2劑則達3成6,但民眾接種...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賴以玲/台北報導】72歲的呂先生,日前騎腳踏車返家途中發生車禍,被救護車送至台北慈濟醫院,創傷小組搶救後,雖然生命徵象穩定,但他覺得臀部劇痛,連動一下都沒辦法。經X光檢查後發現,呂先生的髖關節因嚴重撞擊粉碎性骨折,髖臼處從前到後碎成好幾塊。因考量破碎處結構複雜,未妥善處理將有失能可能,...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