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太太抱怨「時間太短了」 改善早洩性生活不再快轉

太太抱怨「時間太短了」 改善早洩性生活不再快轉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渝樺報導】「時間太短了!」一位太太抱怨五十多歲的先生,原本性生活有十多分鐘,沒想到先生中年後竟然「快轉」剩不到一分鐘,一度懷疑先生是不是對自己失去興趣?夫妻為此爭吵不休,信任度亮起紅燈。為了改善性事,太太勇敢地拉著先生一起前往泌尿科診所求診,收治個案的杜章安院長表示,經過數次治療,並使用外用噴劑後,性生活時間從原本小於一分鐘延長至十多分鐘。回診時夫妻表示,兩人終於重拾閨房樂趣,更大方分享感情重新升溫的秘訣給親朋好友。

時間控制不如以往 辨明引起早洩原因   太太抱怨「時間太短了」 改善早洩性生活不再快轉

無性婚姻在現代生活中越來越普遍,激情消失除了生活瑣事的消磨、工作壓力大,也有一部分原因是男性有早洩問題,甚至因此逃避不敢「開機」。杜章安院長表示,若射精時間控制方面不如以往,必須要仔細分析狀況,排除疾病問題,比如有攝護腺發炎需先治療;若合併勃起功能障礙問題,必須先改善勃起功能障礙,才能再想辦法延長射精時間。臨床上,大部分中年男性早洩合併勃起功能障礙,對於自己表現不佳,無法滿足伴侶而感到失望。 

男性性能力走下坡 排除干擾因素

一般男性的性能力在二、三十歲達到顛峰,性活動經由練習,對時間掌控、姿勢、節奏會越來越好,為何到中年會走下坡?杜章安院長分享,早洩有身心原因,臨床上患者面對生活上的壓力、配偶溝通問題,或者是陰莖海綿體、攝護腺發炎或神經調控等問題都可能引起早洩,而醫師會先釐清原因,將主要及次要的問題找出來,並與早洩一併治療。藥物雖能立即改善,若有隱藏心理問題也需發掘,否則對於藥物反應會越來越差。

為了能重振雄風並讓伴侶感到滿足,有些民眾會羞於求診而自行尋求偏方嘗試來路不明的各類藥物,花錢嘗試但效果不如預期。杜章安院長指出,治療早洩目前有口服藥物,可提升腦內血清素,屬於中樞性治療;早期藥物需長期服用,不宜中斷,並可能伴隨頭暈頭痛等副作用,新型口服藥可不須定時服用,副作用較傳統口服藥物少,不過臨床上,對於早洩的改善效果稍不如局部麻藥來得好。談到局部性的治療,過去也曾有民眾嘗試自行購買局麻軟膏,性行為二十分鐘前於塗抹於陰莖上,使用後必需要戴保險套,劑量較難調控,容易塗抹過量造成陰莖不敏感影響硬度,反而很掃「性」。

新上市外用噴劑 時間掌控度更好

杜章安院長指出,現在有一新上市外用噴劑可以快速達到局部麻醉的的效果(性行為前5分鐘)。優點是不需戴套,噴劑很快就乾爽,並且每一次按壓為固定劑量,不會有過量疑慮。使用時,在龜頭表面噴二至三下,3至5分鐘後即可感受到龜頭麻鈍的感覺,如果想口交,也可以在產生藥效之後清洗龜頭,不會造成伴侶不愉的異味感。噴劑可平均延長三至五倍性行為時間,時間掌控度良好,醫師形容,這對病人來說是一大福音。不過有少部分人會不習慣麻麻的感覺。

藥物好比浮板 練習穩定後可減藥

外用噴劑需要終生使用嗎?杜章安院長以游泳課比喻,「藥物好比游泳課中教練給你的浮板,有浮板時要多練習,當控制良好就可以把浮板拿掉。」他補充,對於早洩問題,有時幾秒鐘就結束確實很失望,但可以從身體疾病、或是跟另一半之間相處是否有問題慢慢探詢,找出癥結點。

重拾夫妻恩愛火花 日常溫暖送對方

夫妻關係的經營不容易,熱情容易被日常消磨,杜章安院長說,夫妻之間平時互相體諒、例如關心對方工作狀況、適時給予對方一個溫暖擁抱,萬一有早洩問題,不要直接傷及對方自尊。關於性行為滿意度跟伴侶接受度有關。如果男性有早洩困擾,接受正規治療可以幫助延長射精時間,降低副作用,找回對性生活的主控權。


【延伸閱讀】

求解! 防疫宅家時間多 親密次數增加 早洩藏不住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1203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 現代人夜生活精彩,逛街購物、熬夜看劇、通宵唱歌,全日營業的店家越來越多,現在甚至連書店也有提供24小時服務。然而,熬夜到底會不會「爆肝」?夜生活豐富、凌晨才睡的人會對身體造成怎樣的影響呢? 檢視一下...你是爆肝一族嗎? 熬夜會不會「爆肝」一直是許多民眾心中的疑惑,郭綜合...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耳朵怎麼會腫了一大包?在耳鼻喉科門診,出現耳朵血腫的病人還真不少,醫師指出,耳朵血腫大多是外力撞擊導致,也有人戴安全帽壓到耳朵;但可別用手去將血水擠出,或是用針刺來抽吸,若是處理不好,有可能造成感染,反而使病況更加嚴重。 外力撞擊導致耳朵血腫 衛福部桃園醫院耳鼻喉科主...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多喝水沒事,沒事多喝水,但對寶寶來說,可能不太正確。寶寶需不需要喝水,常是許多爸媽的疑問?醫師指出,6個月內的寶寶,飲食中包含大量的水分,其實不需要特別補充水分,過量還可能造成水中毒。 寶寶水分攝取 每公斤體重約120cc 林口長庚醫院新生兒科主任朱世明表示,寶寶每天...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你看過手背上的腱鞘囊腫大到有如一顆棒棒糖大小嗎?一位年輕女子一開始長在手背上的腱鞘囊腫只有一顆花生米大小,雖然經過治療,但卻反復發作,而且因為工作操作電腦過度使用手部,竟然使得腱鞘囊腫越長越大,大到有如棒棒糖大!對於這麼大的腱鞘囊腫該如何治療呢? 超音波可確診 腱鞘囊...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