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耳鳴與糖尿病有關? 每10名耳鳴患者就有1人是糖尿病

耳鳴與糖尿病有關? 每10名耳鳴患者就有1人是糖尿病

【NOW健康 黃育成/台北報導】曾有患者自述,某天突然出現耳鳴問題,且持續好一陣子,到耳鼻喉科檢查卻都正常,後來經過仔細問診,才發現可能是糖尿病引發的耳鳴現象。資深耳鼻喉科醫師李宏信表示,糖尿病患平時如果沒有妥善控制血糖,就可能引發耳鳴,或是讓耳鳴症狀更加惡化。


糖尿病初期通常身體不會有明顯症狀,不少患者是在做身體健康檢查時,才發現自己血糖值已經異常,臨床上也會遇到有些患者主述每天2側耳朵都會出現嗡嗡聲,雖然聲音不大,卻發作頻繁,進一步詢問,才發現合併有口渴及多尿的症狀,證實是因為罹患糖尿病引起的耳鳴併發症。


至於糖尿病為何可能引發耳鳴?李宏信指出,由於糖尿病患血糖升高會破壞全身的血管,甚至是耳蝸微循環和神經也都造成影響,導致內耳供血量不足,進而出現耳鳴症狀,只要確認為糖尿病引起的耳鳴併發症,透過藥物積極控制血糖,並搭配耳鳴治療,就能逐漸降低耳鳴的頻率。


李宏信進一步說明,糖尿病患的新陳代謝功能較差,容易使血管處於發炎狀態,造成血液循環不良,甚至引起血液凝結與栓塞,恐引起耳動脈血管硬化、神經萎縮,而出現更為嚴重的耳鳴現象,或造成失聰。臨床觀察也發現,因為糖尿病引起的耳鳴,占耳鳴患者10%,相當於每10名耳鳴患者中就有1名為糖尿病患,不容輕忽。


李宏信補充提到,臨床上針對一般內耳所引起的耳鳴問題,在治療上通常會從打通內耳血液循環著手,給予血管擴張劑疏通內耳血路,使血液養分能滲透到組織中;其次透過神經營養補給,活化受損的內耳神經促使細胞再生,恢復正常功能;並同時建議患者補充微量的礦物質如鋅、硒及維他命E、C等抗自由基物質或藥品,加強修復內耳神經及血管暢通。最主要目的是需遏阻內耳血管因過勞、緊張、焦慮、失眠等因素過度收縮,產生缺血、營養失調,避免神經壞死萎縮的可能性。


耳鳴是身體出現問題的警訊,一般來說良性情況居多,但也可能是惡性疾病的徵兆,一旦發現不適症狀,必須注意全身性的健康資訊,如三高,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等健康因素史,建議應尋求專業醫師進行診斷,排除心臟病變、腦中風及腦部腫瘤的風險,找出病因,以對症下藥;若耳鳴困擾時間愈久,越需要耐心服藥治療,病情多能有效控制。家醫科醫師李政道則提醒,平時應學習放鬆心情,養成規律作息、不熬夜,減少如高油、高鹽、辛辣飲食及咖啡因、酒精等刺激性飲料,皆有助緩解耳鳴的症狀及病變的發生。


更多NOW健康報導
▸C肝追蹤莫輕忽!八旬肝癌嬤難動刀 標靶藥物成契機
▸新冠肺炎後遺症比想像更嚴重 近7成5患者受PESE之苦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嚴選推薦:【訂閱】NOW健康 | 頻道 | LINE TODAY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郁梵報導)由國健署委託董氏基金會辦理的2014「戒菸就贏比賽」正式開跑囉!只要在4月底前,一個吸菸的參賽者和一個不吸菸的見證人,兩人一組上「董氏基金會 華文戒菸網」報名2014「戒菸就贏比賽」,並在5月2日到5月29日一口菸都不抽,就有機會抽中30萬元獎金!對想要戒菸的癮君子來說...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肺癌研究新突破!台大成功研發透過「旁泌素」機制,進行肺癌幹細胞的體外培養模式,將有助於抗癌的藥物篩選、新藥開發,可望提高患者的存活率、治癒率,甚至進一步研發預防疫苗,不讓肺癌威脅人類健康。此成果也登上國外知名網路期刊《自然傳播》。長期進行肺癌研究的台大校長楊泮池指出,「...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台北市生命線協會費時2年建置「自殺危機管理e學院」,提供11堂自殺防治網路課程,包括正在自殺的危機處理、自殺談判、精神疾病在自殺表現上的辨識、高自殺風險個案的關懷實務工作等,透過簡單易懂的動畫及專業醫師講解影片,期望全民都能成為自殺防治專家,有效降低國內自殺死亡率。根據...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郁梵報導)「如果當時她能早點接受檢查,早點治療,說不定就有機會了。」為了紀念35歲因乳癌不幸往生的愛妻,徐先生成立了「陳淑宜女士癌症基金」,並捐贈亞東醫院一輛造價1500多萬元的「婦女健康篩檢巡迴車」(簡稱「乳攝車」)。自今年一月正式啟用至今,已在600多位篩檢者當中,找到43位...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