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網傳:吃中藥助減重,別碰白色食物?女中醫這樣說…

國人瘋減重,近年越來越多人尋求中醫的幫助,希望透過體質調理的方式,更健康地擺脫肥胖。然而,網路流傳一個說法:「吃中藥助減重時最好別攝取白色食物,以免影響藥效而導致減重破功」。有這麼嚴重嗎?

網傳:吃中藥助減重,別碰白色食物?女中醫這樣說…

白色食物大多屬性偏寒涼,胖胖人能不能吃要看體質!

彰化員生醫院中醫內科主任吳莉瑩表示,在中醫五行對應季節和五色養生的理論中,秋季養肺,,白色入肺,所以秋季可食白色食物養肺,常見白色食物包括:牛奶、高麗菜、白花椰菜、白蘿蔔、菇類、白木耳、茭白筍、竹筍、冬瓜、蓮藕、蓮子、百合、薏仁、山藥和水梨等,具有益氣行氣和入肺的特性,特別適合秋天養生。但需注意的是,吃白色食物潤肺養生的作法適用於一般人,易胖體質的人很容易誤踩地雷。

中醫大致將易胖體質分為5種,也就是「脾濕水腫型」、「氣血虛弱型」、「肝鬱氣滯型」、「肝腎兩虛型」和「胃熱痰瘀型」。白色蔬菜大多屬性偏寒涼,不同的肥胖體質,對於白色食物的限制程度也有鬆嚴之分。

網傳:吃中藥助減重,別碰白色食物?女中醫這樣說…

吃白色食物潤肺養生的作法僅適用於一般人,易胖體質的人很容易誤踩地雷。

這4種易胖體質盡量忌口

吳莉瑩中醫師表示,脾濕水腫和氣血虛弱的肥胖者,體質本來就偏寒偏虛,若再經常攝取白色食物,很容易形成「寒上加寒、虛上加虛」的情況,導致體重更難下降,因此建議平時或服用中藥期間,盡量避開寒涼性的白色食物。想要戰勝肥胖,脾濕水腫型者可常喝「四神湯」健脾利濕,氣血虛弱的人則可以喝「黃耆枸杞茶」幫助補氣養血。

若是壓力族,通常屬於肝鬱氣滯型肥胖,經常攝取屬性寒涼的食物會影響人體氣機循環,不利於減重;平時除了要減少寒涼性白色食物的攝取之外,多泡「玫瑰花茶」飲用,或者睡前泡澡、泡腳20分鐘,都有放鬆、疏肝理氣且輔助減重之效。

網傳:吃中藥助減重,別碰白色食物?女中醫這樣說…

中醫將肥胖類型分很多種,症狀表現各有不同,對應的治療方法也有差異。

而肝腎兩虛的肥胖者,常見於老年人和熬夜族,如果攝取白色的寒涼食物,會讓已經很慢的新陳代謝變得更慢,長期不僅難瘦,甚至可能變更胖!這類體質的人對寒涼性的白色食物宜完全忌口,改而「酌量」攝取黑色食物或可滋補肝腎的食物,夏天或天氣熱時可食用松子和杏仁,冬天或天冷的時候則可食用黑芝麻、核桃、腰果,滋養肝腎。需注意的是,「酌量」的標準因人而異,若服用上述堅果種子後出現口乾、嘴破、便秘的情況,代表「過量」,該減少份量呦!

胃熱痰瘀型體質,白色食物解熱要「適量」!

至於胃熱痰瘀型的易胖者,常具喜愛燒烤辣炸等燥熱食物的飲食習慣,有口渴、易餓、喜冰涼的表現,原則上可以適量吃白色食物調理,但仍要注意「適量」,以免吃過頭形成寒熱夾雜的體質,治療和調理時更加棘手!而這類體質的人要擺脫肥胖,飲食建議第一要避開燥熱辛辣的食物。

【健康小叮嚀】:

中醫將肥胖類型分很多種,症狀表現各有不同,民眾不要隨意自行判斷和對號入座。吳莉瑩中醫師建議,有減重需求的民眾可先諮詢專業中醫師,確定個人體質後再處以合適的藥物、針灸或耳穴等治療,以免自己亂吃亂治而賠上健康,得不償失。

資料來源:華人健康網(http://www.top1health.com/Article/258/66680)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上華人健康網www.top1health.com 看更多健康資訊

【延伸閱讀】

相關推薦

BY CIAO 職業網球選手以及長跑選手最常用來快速補充體力的水果「香蕉」,其實除了這個妙用之外,還有讓皮膚柔嫩有光澤、眼睛明亮、使人精力充沛的效果。而且除此之外,還對多種身體症狀都有所幫助,以下一同來了解。 (一)降低膽固醇血清 人體內膽固醇過高會引起冠狀動脈性心臟病(簡稱冠心病),香蕉果柄具有降...

閱讀詳情 »

幾年前,當有專家說,未來癌症會如感冒般普遍,我當時就笑了,現在,越來越笑不出來了.. (上圖來自網路)   珍惜生命,遠離癌症! 很多人一聽到「癌症」這個詞,立馬談「病」色變。美國華盛頓大學醫學院病理和免疫學教授羅伯特?史萊伯發現,如果一些不良生活習慣維持10年,那你就會成為「癌症候選人」...

閱讀詳情 »

晚安現在實際上等於先不聊了我要鑽進被窩繼續玩手機,睡前玩手機已 經成不少人每日最後一項必做功課。晚上使用手機或平板電腦等數碼產品會對睡眠帶來一系列負面影響,包括抑制褪黑素分泌、減少睡意、增加入睡所需時間,以及 讓使用者早上醒來時更覺疲倦。如果你實在沒法放下手機,那應該學學怎麼把傷害降到最低,這是每...

閱讀詳情 »

蔬果殘留農藥,政府提供的辦法只有多泡水,一項新研究發現,竟然只要一包幾十塊錢的小蘇打粉就能去除殘留農藥和自來水中的氯氣,帶您一起看看專家的研究。   蔬果農藥殘留問題,連政府農政單位都只能勸大家多泡水。朝陽科技大學陳耀寬博士卻發現一個極簡單的辦法那就是小蘇打粉。   小蘇打粉一湯...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