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網傳:月經來吃巧克力,會誘發偏頭痛?營養師:補維生素B群、鎂來預防

伴隨月經來的「不速之客」是許多女性的噩夢!每逢經期報到,身體總會出現各種各樣的不適,尤其是經常「偏頭痛」,也令許多女性深感困擾。網路上盛傳:「月經來若吃巧克力,將會誘發偏頭痛,讓許多女性避之唯恐不及」,究竟這是個迷思或真有其事呢,另外,為什麼有的人月經一來就會頭痛呢?讓營養師來告訴你。

網傳:月經來吃巧克力,會誘發偏頭痛?營養師:補維生素B群 鎂來預防

網路上盛傳:「月經來若吃巧克力,將會誘發偏頭痛,讓許多女性避之唯恐不及」究竟這是個迷思或真有其事呢,讓新光醫院夏子雯營養師來告訴你。

月經來就偏頭痛?營養師:2大原因有關

有許多女性對於為什麼月經一來就偏頭痛,而感到困惑。其實,偏頭痛和生理週期息息相關,新光醫院夏子雯營養師表示,月經週期時,由於卵巢所分泌的女性荷爾蒙—雌二醇等雌激素減少,會影響到腦部神經傳導系統,並造成血清素的分泌也減少,促使腦內血管縮放,進而引發偏頭痛。另外,由於月經期間子宮內膜會分泌前列腺素,促進子宮收縮,以利排出經血,但前列腺素同時也會造成腦部血管收縮,因而容易引起偏頭痛。

巧克力含酪胺酸,吃太多恐誘發偏頭痛

另外,許多女性喜歡在月經來時吃巧克力,來舒緩心情的不適,不過,網路上卻傳說:「月經來吃巧克力,會誘發偏頭痛」,夏子雯營養師表示,酪氨酸是一種胺基酸,可使大腦分泌較多的多巴胺,刺激神經系統,含有酪氨酸的食物,雖普遍存在高蛋白質食物中,如起司、雞肉、魚等,但蔬菜和水果也含有酪胺酸,如番茄、茄子、菠菜、柳丁、檸檬、橘子等,也要避免吃太多。女生愛吃的巧克力中,也含有「酪胺酸」的成分,由於過量的酪胺酸容易刺激血管或神經組織,因而容易引起偏頭痛,但是若只是淺嚐,不是大量食用,並不會有太大影響。

需要注意的是,一般常說,經痛時也可補充高鈣的食物,來舒緩偏頭痛的問題,但許多高鈣食物如乳酪、牛奶,也因同樣含有「酪胺酸」,也不宜大量食用,因當蛋白質攝取過量,酪胺酸會擠壓色胺酸的比例,大腦便不是製造血清素,而是製造多巴胺、腎上腺素及正腎上腺素,使的神經容易較亢奮,較易引起偏頭痛。

網傳:月經來吃巧克力,會誘發偏頭痛?營養師:補維生素B群 鎂來預防

含有「酪胺酸」的食物不宜大量食用,因當蛋白質攝取過量,酪胺酸會擠壓色胺酸的比例,大腦便不是製造血清素,而是製造多巴胺、腎上腺素及正腎上腺素,使的神經容易較亢奮,較易引起偏頭痛。

偏頭痛吃止痛藥止痛,掌握黃金時間很重要

由於女性經期偏頭痛的當下,往往造成生活上的不便,不少女性會選擇服用止痛藥來緩解疼痛,但由於擔憂會有藥物殘留體內,因而往往等到痛到難以忍受時,才開始服用。夏子雯營養師提醒,若真的要吃止痛藥,吃的時間點很重要,應把握黃金時期,在疼痛前,或一感覺有不適症狀時就應立即服用,才能讓止痛藥發揮較佳效果;最重要的是,購買或使用前應先諮詢醫師或藥師,服用的時間及劑量。

攝取維生素B、鎂食物,有助預防偏頭痛

雖然服用止痛藥能夠緩解疼痛,但長期依賴止痛藥,並不能真正解決問題,夏子雯營養師建議,如果經期偏頭痛問題太頻繁,平時可多攝取含維生素B群的天然食物,全穀雜糧類如五穀飯、藜麥飯等,因B群中的每一位成員的功效不同,如B6具有穩定神經、消除焦慮,並可協助合成血清素,B12也能維持神經系統健康並幫助入眠,達到情緒上的平衡;或攝取含有礦物質「鎂」的天然食物,如杏仁、腰果等食物,也可適量補充鎂錠,但若飲食上的調理仍無法改善偏頭痛症狀,夏子雯營養師建議,可選擇中醫,透過體質上的調養,來改善偏頭痛,甚至是經痛的症狀。

預防偏頭痛,宜建立良好的生活習慣

預防勝於治療!現代人由於生活步調快,工作壓力大,往往忽略了照顧自己的健康,其實,情緒壓力、內分泌失調、飲食不均衡、血液循環不良等身心問題也容易引起偏頭痛的產生。因此應該建立良好的生活習慣,並維持規律運動、均衡飲食、生活作息正常、適時紓解壓力,才能徹底遠離偏頭痛。

資料來源:華人健康網(http://www.top1health.com/Article/80/73788)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上華人健康網www.top1health.com 看更多健康資訊

【延伸閱讀】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子容報導) 一位30歲擔任業務的男子容易大量出汗,只要天氣熱、運動量較大或緊張時,腋下常是汗溼一片,親近的另一半也越來越常抱怨他有體味,更讓新婚的他家庭生活也出了問題。為徹底解決多汗困擾,他接受醫師建議進行「微波熱能抑汗」治療,微波能量聚焦腋下真皮層和皮下脂肪交接處,汗腺受熱萎縮...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吞嚥困難容易引起吸入性肺炎。中風患者容易出現臉歪嘴斜現象,飲食上多少也會受到影響,尤其進食過程中,就會增加吞嚥風險,這時可透過語言治療師協助吞嚥治療和訓練;成大醫院復健部語言治療師林韋成指出,語言治療師會評估患者是否適合進食後,來調整食材,保障患者進食安全,減少吸入性...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糖尿病已經成為現代文明病,不過臨床上,不少患者都已限制白飯、麵包等含糖食物,就醫檢查時,依舊血糖值飆高,其實主要是和選擇飲食有關係;開業藥師廖文婷指出,許多患者雖沒有吃甜食,但卻吃了不少水果,這就可能埋下血糖飆高的危險因子,最好的方式就是重新檢視平時是否存有飲食陷阱。...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玉櫻報導) 隨著夏天來臨,每日氣溫不斷升高,食物中毒發生的危機也隨之提升。高溫潮濕形成細菌繁殖的溫床,食物餐點及生鮮飲品,若置放在常溫下過久,容易腐敗酸化變質。在這食物中毒事件好發的季節裡,基隆市中正區衛生所提醒應特別小心食物的處理、烹煮與保存。 注意飲食保鮮及餐具衛生 造成食物...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