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網紅發片眼尖網友瞄到「那裡凸凸的」 檢查竟是癌!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隱形殺手」的癌症不少,甲狀腺癌就是其中之一。日前就有美國的網紅在上傳影片後,被眼尖的網友瞄到喉嚨部位似乎怪怪的、凸凸的,沒想到就醫診斷真的發現是甲狀腺癌;台大醫院內科部醫師林志弘提醒,臨床上確實有不少求診患者,一開口就是覺得自己「脖子腫大」是最大警訊。

根據衛福部國民健康署最新癌症登記報告,甲狀腺癌在國人十大癌症榜上有名,光2018年就新增4445人罹癌,排名第7位;更在女性癌症榜上排名第4,是年輕女性最易好發癌症之一。

林志弘經驗,臨床上確實有不少人,有些是自己摸到脖子腫大,有些則像新聞中的那名網紅一樣,被親友或同事所提醒。然而,並非所有結節患者,喉嚨處都會有異常突起,台大醫院近日就收治一名30多歲年輕女老師,是健檢發現甲狀腺右側有個2公分結節,至台大內分泌科進一步檢查後,確診為甲狀腺癌,讓沒有家族史及任何不適的她相當震驚,幸好發現得早。

林志弘指出,該名女老師自認沒有家族史、身體也沒任何不適,就診時還覺得有些小題大作,結果進一步透過甲狀腺AI智慧檢測系統分析,發現結節有邊界不規則、微鈣化等特徵,最終證實為甲狀腺癌之一的乳突癌,這才趕緊展開治療。

事實上,國人無症狀甲狀腺結節盛行率高,多數是透過健康檢查才發現。統計數字指出,接受超音波檢查的50歲以上女性中,超過5成有甲狀腺結節。然而,醫師表示,由於絕大多數結節屬於良性,除非出現在短時間內急速腫大、疼痛等異常症狀,否則只要維持遵循醫囑,定期回診即可。

林志弘說,傳統上甲狀腺結節的超音波診斷,是依據檢查者的主觀認定,做出診斷與處置建議,因此判讀結果,有可能受不同檢查者的臨床經驗差異所影響,而台大醫院健康管理中心最新引進非侵入性的甲狀腺AI智慧檢測系統,能將超音波呈現的結節影像即時「量化」及「數據化」,提供醫師更客觀的基準參考,輔助醫師決策時更為準確。

林志弘強調,甲狀腺癌也有所謂的高風險族群,包括幼年時曾受到大劑量的輻射暴露,有特定甲狀腺癌家族史,以及曾接受頭頸部放療的淋巴瘤等,均得特別留心。

照片來源:林志弘醫師提供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BNT保護力半年後驟降?台灣展開研究了 陳時中:疫苗沒過剩、暫不混打

華航女機師接觸圈全採陰 陳時中喊「沒外擴」機組員維持5+9不加嚴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開發第二代COVID-19疫苗開發,台灣腳步不慢!台大醫院今(23)日就公布最新研究成果有好消息,為了發展保護Delta病毒株的疫苗,研究團隊已經設計並製作出Delta病毒株RBD三聚體做為抗原,並於293F細胞株中成功大量製造,初步動物實驗有效果,可以同時發展出中和...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疫情下,登山成為新國民運動,但走進山林的同時,也有致命危機不得不防,原來光是桃園市緊急救護(捕蜂捉蛇)工作大隊2020一年就接獲近萬件的蜂蛇案件通報,更曾發生專業捕蜂人員因蜂螫引起過敏性休克,導致OHCA(到院前心跳停止)及急救不治的不幸,台灣災難醫療隊發展協會理事長...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突然變得很多話,不停地抓著同事說話,一名54歲的上班族男性高階主管日前就出現這樣異狀,偏偏說了一大串話,旁人卻有聽沒有懂,嚇壞辦公室裡的同事,緊急將他送醫,檢查這才發現,其實是長期高血壓已造成「急性左側大腦顳葉出血性中風」,也就是俗話說的「腦溢血」,出現「感覺性失語症...

閱讀詳情 »

關節炎對於許多長輩來說就像是一場惡夢,影響行動力以外,還會帶來疼痛不適,而對於關節炎除了用藥以外,保健品也出現了很大的市場,其中魚油在各大廠商不斷的宣傳造勢下,硬生生地打開一片天地,幾乎成為關節炎保健首選,其諸多副作用也一併被忽略,三軍總醫院臨床藥學部葉爵榮藥師指出,在過多宣傳優勢的情況下,魚油有被...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