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網紅發片眼尖網友瞄到「那裡凸凸的」 檢查竟是癌!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隱形殺手」的癌症不少,甲狀腺癌就是其中之一。日前就有美國的網紅在上傳影片後,被眼尖的網友瞄到喉嚨部位似乎怪怪的、凸凸的,沒想到就醫診斷真的發現是甲狀腺癌;台大醫院內科部醫師林志弘提醒,臨床上確實有不少求診患者,一開口就是覺得自己「脖子腫大」是最大警訊。

根據衛福部國民健康署最新癌症登記報告,甲狀腺癌在國人十大癌症榜上有名,光2018年就新增4445人罹癌,排名第7位;更在女性癌症榜上排名第4,是年輕女性最易好發癌症之一。

林志弘經驗,臨床上確實有不少人,有些是自己摸到脖子腫大,有些則像新聞中的那名網紅一樣,被親友或同事所提醒。然而,並非所有結節患者,喉嚨處都會有異常突起,台大醫院近日就收治一名30多歲年輕女老師,是健檢發現甲狀腺右側有個2公分結節,至台大內分泌科進一步檢查後,確診為甲狀腺癌,讓沒有家族史及任何不適的她相當震驚,幸好發現得早。

林志弘指出,該名女老師自認沒有家族史、身體也沒任何不適,就診時還覺得有些小題大作,結果進一步透過甲狀腺AI智慧檢測系統分析,發現結節有邊界不規則、微鈣化等特徵,最終證實為甲狀腺癌之一的乳突癌,這才趕緊展開治療。

事實上,國人無症狀甲狀腺結節盛行率高,多數是透過健康檢查才發現。統計數字指出,接受超音波檢查的50歲以上女性中,超過5成有甲狀腺結節。然而,醫師表示,由於絕大多數結節屬於良性,除非出現在短時間內急速腫大、疼痛等異常症狀,否則只要維持遵循醫囑,定期回診即可。

林志弘說,傳統上甲狀腺結節的超音波診斷,是依據檢查者的主觀認定,做出診斷與處置建議,因此判讀結果,有可能受不同檢查者的臨床經驗差異所影響,而台大醫院健康管理中心最新引進非侵入性的甲狀腺AI智慧檢測系統,能將超音波呈現的結節影像即時「量化」及「數據化」,提供醫師更客觀的基準參考,輔助醫師決策時更為準確。

林志弘強調,甲狀腺癌也有所謂的高風險族群,包括幼年時曾受到大劑量的輻射暴露,有特定甲狀腺癌家族史,以及曾接受頭頸部放療的淋巴瘤等,均得特別留心。

照片來源:林志弘醫師提供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BNT保護力半年後驟降?台灣展開研究了 陳時中:疫苗沒過剩、暫不混打

華航女機師接觸圈全採陰 陳時中喊「沒外擴」機組員維持5+9不加嚴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作者/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 編輯 諮詢專家/林芷瑄營養師 元宵節又稱為上元節或春燈節,為農曆新年的第一個月圓之夜,根據傳統新春定義的最後一天,通常元宵為在曆正月十五,2022年元宵節日期是2月15日,正月十五是一年第一個月圓之夜,象徵著一元復始、大地回春夜晚,慶祝新春的延續,民間熱鬧慶祝也有...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國內又見眼藥膏、肝病用藥出包得回收!食藥署今(1)日上午一口氣公布2項藥品回收警訊消息,包括「“溫士頓”鹽酸四環素眼藥膏」,不但藥品顏色異常變色,且經檢驗主成分含量不符規格,有1.2萬支啟動回收;另「”台裕”久克坦注射液(硫辛酸)」安定性試驗...

閱讀詳情 »

48歲黃小姐於右臂施打新冠肺炎疫苗後覺得右腋下腫腫卡卡的,再仔細一摸,不只是腋下的淋巴結腫大,連右乳也有腫塊的感覺,她想起疫苗可能產生血栓的副作用,於是就醫檢查,沒想到不是打疫苗引起血栓或淋巴結腫大,第三期的乳癌併腋下淋巴結轉移,乳房腫瘤5公分,淋巴結腫瘤3.2公分,推估腫瘤至少已有數個月之久,只...

閱讀詳情 »

  止痛藥是不少人常自行因需求使用的藥品,很多人也常問,「止痛藥到底傷哪裡?」回答這個問題前還是說一句老話,大部分的藥物不是肝代謝就是腎代謝,勢必會對肝臟、腎臟造成一定的影響或負擔,但也毋需因此拒用,大部分依據醫師或藥師指示下使用的止痛藥都是安全的。   止痛藥用多了,真的會傷...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