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網路交友有風險 自我防護記得這3招

網路交友有風險 自我防護記得這3招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

隨著社群軟體日益興盛,無遠弗屆的網路世界,讓人與人之間的情感交流不受限制,因而容易產生心靈相通的感覺,但沉浸於網路交友的歡愉時,也需要小心隱藏於其中的危機!

七成青少年看過色情媒體 社群安全莫忽視

國民健康署表示,隨著網路媒體快速發展,青少年藉由社群網路交友的機率大增,亦可能透過電腦、智慧型手機等接受、觀看色情圖片或影片。根據國民健康署104年高中職暨五專學生之健康行為調查,高達70.5%的學生表示看過色情媒體,其中更有33.9%男學生及19.3%女學生在11歲前就接觸過色情媒體,因此需要各界更重視青少年使用社群網路的安全性。

建立正確健康性知識 避免憾事發生

國民健康署說明,在網路交友的平台上,有些網友會營造出神秘的形象,引起青少年興趣,但若在情感衝動下,發生不安全性行為,進而感染性傳染病或導致懷孕,不僅會讓青少年後續求學規劃中斷,就連生涯發展也可能帶來劇變,且青少女太早懷孕也容易對個人及新生兒的健康有負面影響。

網路社群交友三大招 「停、看、聽」自我防護不可少

國民健康署呼籲,網路世界存在著不少誘惑和陷阱,青少年朋友當感受到自己被對方吸引,但並不打算更進一步有肢體上的接觸時,尊重自己和對方的感受,要有勇氣為自己和對方喊「停」;多「看」多觀察網友的想法與談吐,理解對方與自己交往的動機;以及,勿「聽」信網友單憑隻字片語,平時應留意資訊,注意交友的新加害手法,皆有助保有警覺性。

國民健康署再次提醒,千萬不要因為一時寂寞失去戒心,更要避免在沒有任何安全措施下發生性行為,導致憾事發生。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7200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一位任職於百貨公司的30歲櫃姐,自身為B型肝炎帶原者,為了懷孕多次嘗試人工受孕「體外受精」,由於需要施打排卵針增加體內荷爾蒙,在龐大的心理壓力之下,造成體重快速上升,也常有水腫不適感,短短兩年內體重暴增14公斤,當時抽血檢測肝指數也屢屢創下新高,經過超音波檢查後發現並不...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渝樺報導】耶誕節將至,爸媽想要買小禮物送給小朋友當驚喜,你知道禮物中的鈕扣電池很可能是危險因子嗎?根據《YORKSHINE》,英國醫療安全調查處(HSIB)表示,誤吞鈕扣電池可能引發致命危險,提醒家長們在耶誕期間,應特別注意直徑20毫米左右的電池,裝有鈕扣電池玩具應放在兒童不易取...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第765例(紐西蘭籍機師)與第771例(密切友人)足跡,充滿話題,驚傳第771例曾參加馬拉松;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4)日召開臨時記者會,鄭重澄清絕無此事。另外,第771例匡列接觸者檢驗都成陰性;同時比較全台本土病例分布地圖,北部仍是重災區。 個案足跡記錄 陳時中...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歐美各國陸續開打新冠疫苗,但本土疫苗研發明顯落後,台灣疫苗推動協會榮譽理事長李秉穎說,這將形成國安問題,台灣須先購買國外疫苗,但可能得排到明年中,屆時先進國家已恢復經濟活動,但台灣仍在鎖國,「這當然會是1個重大的國安問題。」 調查發現只有3分之2國人 願意接種新冠疫苗...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