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緻密型乳房不易篩檢 MRI搭高濃度顯影劑有助檢查

緻密型乳房不易篩檢 MRI搭高濃度顯影劑有助檢查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一名31歲的姍姍(化名),四年前曾因乳頭出現血樣分泌物檢測出良性乳突瘤,後續每年均透過乳房攝影及超音波定期追蹤,並陸續發現乳房有些微鈣化跡象,因此多次進行微創手術,但結果均顯示為良性。然而醫師評估姍姍患有乳突瘤時的年齡較輕,且有惡化的可能性,故安排姍姍透過MRI磁振造影搭配高濃度顯影劑檢查,不料卻在乳房內側檢查出乳房攝影及超音波都沒有發現的異常病灶,並確認為乳癌,幸好發現得早,目前穩定治療中。

乳癌發生率高居第一名 荷爾蒙和基因為兩大風險因子

台大醫院影像醫學部陳若瑀醫師表示,根據統計,台灣每年確診乳癌人數破萬,為十大癌症第一名,好發族群在45~69歲間的婦女。乳癌並沒有特定發生原因,但可以知道荷爾蒙和基因是主要兩個風險因子,當人體荷爾蒙暴露愈多,罹患乳癌的機率就愈高,可能原因包括長期補充荷爾蒙來減緩停經症狀、初經早停經晚之女性或長時間受環境荷爾蒙(如:塑化劑)影響等;而帶有基因這項風險因子的人,表示其罹患乳癌的風險較高,如有乳癌家族史,或天生帶有BRCA變異基因等族群。

緻密型乳房病灶看不清 磁振造影(MRI)搭配高濃度顯影劑有助檢查

陳若瑀醫師說,乳癌只要能及早發現,患者的治療效果及存活率都相當高,因此乳癌篩檢是女性重要的檢查項目。目前較普遍的檢查方式包含乳房攝影及超音波,前者對於揪出細小的乳房鈣化有優勢,後者則多半針對軟組織做檢查,因此二者無法相互取代。

陳若瑀醫師強調,乳癌篩檢與「緻密型乳房」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東方人的乳房緻密度天生較西方人高,也就是乳房的腺體比脂肪多,因此在影像學下病灶較不容易看清楚;臨床上就有部分患者因緻密型乳房緣故,在乳房攝影及超音波檢查時無發現異狀,而是透過敏感度高的MRI磁振造影搭配高濃度顯影劑才找出病灶,這也顯示出仍有部分乳癌高危險族群因緻密型乳房而未被檢查出,需進一步透過更精準篩檢才能揪出病灶。

預防勝於治療 醫籲女性應定期乳癌篩檢

陳若瑀醫師提醒,預防勝於治療對乳癌防治相當重要,目前國健署針對45~69歲之間的女性,提供每二年一次免費乳房攝影檢查,呼籲女性要定期篩檢為自己的健康把關。若帶有風險因子的高危險族群,隔年可以搭配超音波交互檢測;若想要更精準檢查或是經醫師評估之下有需要者,則建議使用MRI磁振造影搭配高濃度顯影劑來篩檢,有利找出需要短期追蹤的病灶,及早發現及早治療。

【延伸閱讀】

發飆、抓狂後很後悔 四種引導避免暴力行為

40歲腸癌男堅持排毒療法 肚破腸流終離世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2124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示意圖-非作者本人-圖片翻攝自creativetube) 作者: 凌志軍《重生手記》 2007年從夏到秋的一段時間,我驚訝地發現我的腦瘤的症狀減輕了。重複進行的檢查表明,顱內病灶正在緩慢地縮小。看來那個迫不及待的手術計畫完全沒有必要,醫生的「死亡預言」也被證明是一個錯誤。想到當初被醫生的話嚇得手...

閱讀詳情 »

以下圖片來源 用食療來幫助身體的調整,既安全又健康。 如果生病,吃藥、去醫院是理所當然了。若是人們可以通過改善飲食來提高自己的免疫力,緩解或治療一些疾病,那是最棒的了,畢竟自然生產的蔬菜,才是天然又安全的良藥。 現今,因高血糖而苦惱的人越來越多,下面就給大家介紹15種可以降血糖的食物,希望能對糖尿...

閱讀詳情 »

    我挺喜歡韭菜那種獨特的味道,以至於在學生時期,經常在燒烤攤上點烤韭菜,每在這時,一起來的哥們兒總要露出異樣的壞笑。在很長一段時間裡,我一直沒有讀懂那種笑容的含義。直到現在才知道,原來韭菜堪稱蔬菜中的「偉哥」,對性功能有一定的調節作用。   一、韭菜炒雞蛋,壯陽!...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