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纖維質豐富,芹菜排廢代謝好處多|台灣好食材

芹菜的氣味清香、質地甜脆,可以涼拌生食或榨汁飲用,還可以熱炒、煮湯,不僅美味,而且含有豐富的纖維質,經常食用有助於排除體內廢物,避免身體因毒素累積而引起疾病,可說是好處多多的蔬菜。纖維質豐富,芹菜排廢代謝好處多|台灣好食材
纖維質豐富,芹菜排廢代謝好處多|台灣好食材
選購莖部挺直的芹菜
購買時,挑選色澤鮮綠、葉柄厚實、莖部挺直,沒有斑點、蟲傷的芹菜;帶有根鬚的芹菜可以保存較久,如果根部已經切斷,則應挑選富含水分的莖管,避免挑選被曬傷的芹菜,一旦曝曬過度,葉片容易脫水、枯萎,明顯不新鮮了。
纖維質豐富,芹菜排廢代謝好處多|台灣好食材

纖維質豐富,芹菜排廢代謝好處多|台灣好食材
此外,芹菜的成熟度不同,葉片也有深淺之別,越綠代表越成熟,若呈枯黃色澤,則代表不新鮮了,應避免選購。
纖維質豐富,芹菜排廢代謝好處多|台灣好食材

纖維質豐富,芹菜排廢代謝好處多|台灣好食材

纖維質豐富,芹菜排廢代謝好處多|台灣好食材
根部莖管需多清洗
料理芹菜時,搭配不同食材、切法也不同,當作提味時,常見切成珠粒灑在湯裡或加入醬料調味;如果與其他食材一起拌炒或勾芡,可先拍開莖部,再切成一段一段,可使芹菜容易吸附、融合料理的味道。
纖維質豐富,芹菜排廢代謝好處多|台灣好食材
不過,由於芹菜根部附近容易帶有沙土,料理前,即使已切除根部,靠近底部的莖管仍需多加清洗;若是芹菜比較成熟或不喜歡太多纖維,可以剝除莖部纖維再料理。
纖維質豐富,芹菜排廢代謝好處多|台灣好食材

纖維質豐富,芹菜排廢代謝好處多|台灣好食材
芹菜冷藏, 2天內應吃完
芹菜若未立即烹煮,可用牛皮紙包起來放入冰箱冷藏,盡可能在1、2天內吃完,若去除葉子、只保留莖部,則可儲藏約3~5天。

【出處:《台灣好食材Fooding》】


一提到芹菜,多數人的腦海裡,可能出現灑在魚丸湯上、芳香撲鼻的畫面,其實芹菜不僅是提味的配角,也適合搭配不同食材料理,芹菜炒花枝或魷魚、豆乾,都是美味的家常菜。
纖維質豐富,芹菜排廢代謝好處多|台灣好食材
被稱為「廚房裡的藥物」
芹菜氣味強烈,被視為調味香料,可以生吃、也可以熟食,雖然經常被當成「配角」,但它的營養價值可能遠勝於「主角」;「本草綱目」等典籍中,將芹菜列為「藥草」,現代藥理研究也證實芹菜具有降血壓、降血脂等作用,被稱為「廚房裡的藥物」
纖維質豐富,芹菜排廢代謝好處多|台灣好食材
芹菜富含鐵質、纖維質,不僅是缺鐵性貧血患者的最佳蔬菜,可促進腸胃消化,減少致癌物與結腸粘膜接觸、預防結腸癌;同時含有多種維生素,可增加血管彈性,有助於降血壓、防止動脈硬化。
纖維質豐富,芹菜排廢代謝好處多|台灣好食材
吃後避免曬太陽防變黑
不過芹菜屬感光食材,食用後若照射陽光,會促使黑色素細胞更活躍,導致皮膚變黑或出現斑點,要想「一白遮三醜」最好適量食用,或是吃後避免在強光下活動以預防變黑
纖維質豐富,芹菜排廢代謝好處多|台灣好食材
特別的是,一般人食用芹菜時,多半摘去葉子、保留莖管,非常可惜,芹菜葉不僅美味,而且胡蘿蔔素等營養成分比莖管還多,下次吃芹菜時,連莖帶葉一起入菜吧
纖維質豐富,芹菜排廢代謝好處多|台灣好食材
品種多,一年四季吃得到
芹菜一年四季都可採收上市,而且整株都能吃,葉子可以剁碎煎蛋或煮湯,香氣特殊、非常入味;莖管可切段搭配其他食材熱炒,也可切成細末包水餃或撒在湯裡提味。
纖維質豐富,芹菜排廢代謝好處多|台灣好食材
常見的芹菜品種有西洋芹、山芹菜、芹菜管及巴西利歐芹等;西洋芹莖部粗壯、含有豐富纖維,經常做成沙拉棒或搭配海鮮熱炒;山芹菜的葉片近似鴨掌,又稱為「鴨兒芹」,適合當生菜沙拉,也可以熱炒;巴西利歐芹經常作為香草植物或盤飾使用,也可以入菜;芹菜管為經過改良的粗梗芹菜,纖維含量豐富、口感甜脆,每年12月至翌年4月是最佳賞味期。

【更多精采內容,詳見《台灣好食材Fooding》】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玉櫻報導) 「好吃的東西不健康,健康的東西不好吃」,這是許多人對食物的觀念,確實有許多健康殺手隱身在美食中,反式脂肪便是其中之一。像是看電影一定要吃的爆米花,一包100公克就含有15克反式脂肪,吃不了幾口就會超過建議限制量!汐止國泰綜合醫院營養組營養師蔡郁瑄建議,嘴饞時不妨吃水果...

閱讀詳情 »

(圖片翻攝自blog.163.com)養生界一直有種說法,隔夜菜,特別是隔夜蔬菜不能吃,說隔夜菜中有大量細菌,而且亞硝酸鹽含量很高。真是這樣的嗎?如果超標,到底有多嚴重? 為了測測隔夜菜亞硝酸鹽的含量,實驗小組請杭州一家知名中高檔連鎖餐廳的廚師燒了4個菜:炒青菜、韭菜炒蛋、紅燒肉和紅燒鯽魚。4個菜燒...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嘉義1名67歲阿嬤,出現血便現象已長達三個星期,且嚴重至肛門出現疼痛症狀,就醫檢查,醫師確診為罕見的肛門惡性黑色素瘤;嘉義基督教醫院大腸直腸外科醫師黃允中指出,透過腹腔鏡腹會陰手術切除病灶後,目前阿嬤恢復良好,且已順利出院。 阿嬤出現血便症狀 誤以為是痔瘡造成 這名阿...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一名13歲男童,身高150公分,曾施打生長激素治療,也才長高5公分,家長轉而求助中醫,診斷發現早產導致腎氣不足,造成生長遲緩;透過中醫調理後,現在每個月都長高1公分以上。 腎氣不足 生長發育遲緩 收治個案的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中醫科醫師蔡佩怡指出,這名男童身高...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