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缺乏睡眠是心理健康狀況而不是症狀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編譯:劉超

(來源:https://www.livescience.com/60329-online-insomnia-therapy-mental-health-symptoms.html)

缺乏睡眠是心理健康狀況而不是症狀

(圖片來源:https://www.livescience.com/60329-online-insomnia-therapy-mental-health-symptoms.html)

英國一項新的研究發現,一項旨在治療失眠的線上治療方案似乎也降低了焦慮和抑鬱的程度。

睡眠問題在那些有心理健康狀況的人身上很常見,包括焦慮和抑鬱。事實上,根據這項研究,睡眠問題通常被認為是其他問題的症狀。但新的研究結果表明,相反的情況可能是正確的:一些心理健康狀況可能源於睡眠不足。

牛津大學的臨床心理學教授Daniel Freeman在一份聲明中說:“我們的睡眠品質實際上對我們的心理健康有很大的影響。”“如果你能整理好你的睡眠,你也可以在處理各種各樣的心理和情緒問題上邁出重要的一步。”

今天發表在《柳葉刀精神病學》雜誌上的這項新研究包括3700多名英國大學生(平均年齡24歲),他們患有失眠症。所有參與者在研究開始時填寫了關於他們睡眠和其他心理健康狀況的問卷,包括偏執狂、幻覺、焦慮和抑鬱,然後在治療結束後三周和10周後再進行問卷調查。十二周後,參與者填寫最後一次的問卷。

研究中的人被隨機分配到治療組或對照組。治療組的參與者參加了一個線上認知行為治療(CBT)項目。CBT專注于人們的思維方式,並説明他們挑戰自己的想法和信念;據美國醫師學會稱,一種名為CBT-i的專門治療失眠的認知行為療法被認為是對失眠患者的一種“一線治療”,持續時間超過一個月。

根據這項研究,這個線上項目包含了6個20分鐘的會議,參與者被要求保持一個睡眠日記,練習一些行為技巧,並學習健康的睡眠。利用睡眠日記中的資料,該專案為每位參與者量身定制了它的建議。

研究人員發現,經過10周的治療後,治療組的人比對照組的人更少的失眠,更少的幻覺和更少的妄想。此外,與對照組的人相比,治療組的人降低了抑鬱和焦慮水準,改善了心理健康和感知功能。(“感知功能”指的是人們認為自己每天都能正常工作。)進一步的分析表明,60%的偏執程度的降低可能與改善的情況有關。

這些發現表明睡眠在心理健康中起著重要作用,醫生應該把睡眠作為改善病人睡眠的一個優先事項。

“長期以來,失眠一直被視為其他心理健康狀況的一種症狀,被認為是一個需要解決的問題”Freeman說。“但對許多人來說,失眠可能是心理健康困難的複雜原因的一部分。”

研究人員指出,該研究的局限性。例如,許多人沒有完成這項研究,因此尚不清楚這些研究結果是否適用於更大的人群,研究人員說。只有一半的參與者參加了兩次治療,只有18%的參與者登錄了所有6個療程。此外,研究人員稱,參與者自我報告他們的症狀,這可能是一種不可靠的方法。

研究人員還說,還需要更多的研究來瞭解CBT線上治療效果的持續時間。

 

相關推薦

【記者 高金次/新北 報導】 這波疫情來如山倒,去如微風,不少餐飲業者為了撐過疫情衝擊積極整備及轉型當中,面對消費端需求減少,新北市政府為了鼓勵漁民增加多元通路,同時也為達到紓困目的,輔導漁會漁民與電商通路平台合作或架設網站販售自家優質漁產品,由市府補助上架費及宅配運費,達到漁民紓困下,同時也提供...

閱讀詳情 »

文 / 陳偉周 時序進入6月,國內新冠肺炎疫情仍處於相對高點,已邁入第4周的全國3級疫情警戒,不知何時才能除。在艱困的環境下,仍得有人冒著染疫風險,在第一線承擔維持社會運作的必要任務。 《今周刊》透過3個故事,向那些在不同崗位上默默付出的人們致敬。 護理媽媽宣言》國家需要時隨時站上前線戰鬥 2016...

閱讀詳情 »

撰文‧今周刊編輯團隊 「他們,大概從4、5年前開始,就都是用『大中華區』的名義在談(授權)。」談及中國近年在亞太新藥市場暴增的「存在感」,某大藥商資深副總語氣中透露一絲苦澀。 以前,台灣藥品市場不是原藥廠直接在台設分公司銷售,就是台灣代理商拿授權;近年來,新興崛起的中國藥廠卻以制霸姿態和原藥廠談,一...

閱讀詳情 »

本土疫情嚴峻、疫苗短缺,疫情指揮中心與專家討論後定出接種順序,先前指揮官陳時中就地方首長擬自行調整順序,重話表示,以中央說的算,若地方未根據中央的一個目標順序進行施打,「會減配疫苗」。不過,台中市長盧秀燕今喊話,「防疫不要死板板,要稍微彈性一點」,她要為殯葬業、媒體業、保全、里長、義消義警義交、外送...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