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缺牙多者記憶力差 易引起老年癡呆症

缺牙多者記憶力差 易引起老年癡呆症

(健康醫療網/記者許碩穎報導)瑞典科學家於斯德哥爾摩牙醫大會上公佈的研究報告顯示,當人體疼痛的牙齒被拔掉時,人的部分記憶也被拔掉了,可是會讓記憶力越來越差。為什麼呢? 瑞典于默真大學(Umea University)研究團隊集結心理學、牙科與腦神經內科的專家學者,在長達15年的時間裡對近2000名、年齡落在35歲至90歲的志願者進行調查,針對牙齒健全者和牙齒被全部拔除、使用假牙者的記憶力進行研究。 專家發現,這2000名教育、年齡、疾病史等其他背景相似的被研究者,牙齒健全者的記憶力明顯比被拔除的人要好得多。于默真大學心理學副教授貝里達爾表示,因為缺牙或拔牙會導致切通往腦部的神經受損,進而影響記憶或某些大腦功能,罹患老年癡呆等退化症。 大腦有兩種長期記憶存儲模式,即陳述性記憶和非陳述性記憶。簡單來說,當人們被問及某一個電話號碼時,我們可回憶起來並用語言表達出來,這種有意識的記憶叫陳述性記憶。相反的,非陳述性記憶很多時候不是由清醒的意識,而是潛意識控制的,難以以語言表達,如,如何握筆、如何在腳踏車上平衡。雖可把這些過程、技術、細節傳授,但是,當自己在「調用」這些記憶的時候,你並不需要經過意識層面的處理,而且這些記憶一旦形成,就很難忘記。 專家解釋,這兩種記憶的產生,主要發生在大腦的「海馬迴」,海馬迴存在大量的神經細胞,有類似資訊轉換站的功能。舉例來說,如當我們人生中第一次吃魯肉飯時,大腦皮層的神經元會接收到魯肉飯的色香味等各種感知覺訊息,它們會把訊息傳遞給海馬迴。 一旦海馬迴接受刺激,神經元就會逐步形成持久的網路連結而形成記憶,如果沒有強而有力(如,魯肉飯不好吃)或持續的刺激(只是偶然吃一次),大腦接收到的資訊就會自動消失,就記不住魯肉飯的味道了。 而隨著年紀增大,大腦功能會衰退,短期記憶力也跟著衰退。而研究證實,咀嚼的動作可以增加大腦海馬迴細胞的活躍性,防止老化,進而預防老人癡呆。英國諾森布裡亞大學研究也認為,多咀嚼可加快心臟運動,使腦部荷爾蒙分泌增多,從而提升記憶力。 此外,咀嚼還能促使唾液的分泌,而大腦中負責分泌唾液的區域與記憶和學習有密切關係。對此,美國哈佛大學牙醫學博士陳俊龍說,吃飯時多咀嚼、飯後漱口,都可幫助維持腦部活力;而對於正在發育的青少年,多咀嚼可促進大腦發育。所以缺牙越多,人的咀嚼功能就越差,由此會對記憶力產生間接影響。至於拔牙本身,是不會直接損傷腦神經導致記憶力衰退的。 研究團隊相信,缺牙者的記憶力比牙齒健全的要差很多,因此,專家認為,缺牙可能是老人易患失憶症的原因之一。對此,陳俊龍博士說,此研究結果和日本科學家的研究不謀而合,被拔掉牙齒的小白鼠記憶力明顯不如牙齒健全的同類,且大腦皆有受損。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2220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70歲的阿員仔姨,食道癌、胃癌及巴金森氏症纏身,臥病在床長達8年,肢體關節都僵硬攣縮,靠著鼻胃管及尿管維生。她曾告訴護理人員,當初結婚時家裡窮,沒有機會穿上漂亮的旗袍拍結婚照,希望能一圓心願。 圓夢計畫 患者圓心願 台大醫院金山分院護理同仁得知阿員仔姨心願,立刻和她的...

閱讀詳情 »

一個醫生的墮胎圖解,卻是用來反對墮胎的 做過1200例墮胎專家告訴你 現如今墮胎已經很平常,但你知道墮胎究竟有多恐怖嗎?一位曾經執行過1200多次手術的醫生告訴你真相。 這名醫生名叫Antong Levatino,曾經專門從事墮胎手術,執行了1200多次墮胎手術,但他現在已經辭職,從事抵制墮胎的工作...

閱讀詳情 »

相信不少女性都對於水腫感到相當煩惱。而一直待在室內不活動容易使身體循環變差引發水腫導致肥胖的道理大家也多少知道吧,其實「睡眠方法」也是讓這些情況更加惡化的原因喔。 這次身為美容諮商師的筆者就將告訴大家,睡前只花一點小功夫就可以「簡單消除水腫」的方法為何。 導致水腫的「NG睡眠習慣」 水腫原因在於「...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