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罕病影響心臟健康恐短命20年 醫籲法布瑞氏症及早檢查

罕病影響心臟健康恐短命20年 醫籲法布瑞氏症及早檢查

【NOW健康 王澍清/台北報導】5旬男子長年有左心室肥厚症狀,雖有規律運動習慣且無慢性疾病,卻在3年前做心電圖檢測時心跳驟停,所幸及時電擊搶救回生命,歷經無數檢查及轉診終於找到病因:罕見疾病-法布瑞氏症。根據研究,至少有10%法布瑞氏症患者在發病初期即出現心臟病徵,若未正確診斷與治療恐減少20年壽命。有鑑於此,中華民國心臟學會今年特別針對法布瑞氏症發表專家共識,建議有不明原因心室肥厚者應進行法布瑞氏症篩檢;中華民國心臟基金會更在9月29日世界心臟日前夕,呼籲民眾及臨床醫師,面對心臟病症應提升對「罕病」的警覺。


心臟病蟬聯國人第2大殺手 罕見疾病恐減少20年壽命


根據衛生福利部109年國人死因統計,心臟疾病再度蟬聯國人第2大殺手,去年奪走2萬多人寶貴生命。中華民國心臟基金會執行長侯嘉殷指出,部分罕病也會有心臟相關症狀,需要提升警覺才得以及早正確治療。而今年世界心臟日的主題恰好是「用心連結」,希望透過心臟基金會的投入,藉疾病知識教育引發更多關注與重視,達成從心發現,不遺「罕」!


國立台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心衰竭中心主任莊志明說明,影響心臟健康的罕病,又以類澱粉沉積症、法布瑞氏症等較受關注。兩者皆為基因缺陷導致的罕見遺傳性疾病,患者因無法分解特定物質,使該物質堆積於器官中,如心臟、腎臟、皮膚等並造成損傷、病變甚至衰竭。以法布瑞氏症為例,臨床統計顯示若沒有及時正確診斷並治療,男性平均會減少20年壽命,女性平均減少15年


40歲以上有這些條件 專家建議應考慮篩檢


中華民國心臟基金會副執行長趙庭興表示,根據台灣本土資料顯示,7成法布瑞氏症患者會出現心臟相關病變,不只美國及歐洲心臟醫學會皆已提出相關指引及篩檢建議,我國心臟學會更在今年發表「法布瑞氏症的治療與診斷」專家共識,點明:40歲以上,有不明原因左心室肥厚或具備心臟相關家族病史者,應及早進行法布瑞氏症篩檢


抽血篩檢揪出罕見疾病 及早檢查及找治療


莊志明曾收治1名59歲程姓男子,雖曾於10年前健檢時發現左心室肥厚症狀,但自覺身體狀況良好,不僅沒有慢性疾病更有規律運動習慣而不以為意。接續歷經3年前的意外心跳驟停經搶救後保住性命;1年前弟弟的突然猝死,程先生開始正視心室肥厚症狀,花費近1年時間進行超音波、核磁共振及抽血、基因檢驗等檢查,最終於今年初確診法布瑞氏症。


莊志明說明,男性法布瑞氏症患者高達6成7會出現左心室肥厚的症狀。出現心臟病變的法布瑞氏症患者可能有胸痛、心室肥厚、心律不整、心臟衰竭等病症,卻因初期症狀不易察覺而容易被忽略。莊主任進一步表示,及時進行高風險篩檢是發現法布瑞氏症的關鍵,當有家族成員疑似症狀、或確診時,也會建議家族成員一併進行篩檢。篩檢過程其實十分簡單,只需要抽少量的血即可完成,及早篩檢,可以幫助及早發現罕病問題。


心臟基金會呼籲提高警覺 若有家族病史應及早篩檢


侯嘉殷表示,期盼藉由世界心臟日,提升臨床醫師對於心臟病變相關罕病的警覺,並提醒醫師問診時應納入家族病史;更期盼民眾提升關注自身心臟健康,面對治療沒有緩解或遲遲找不到原因的心臟相關疾病,建議主動諮詢醫師進行篩檢,共同達成從心發現,不遺「罕」!


更多NOW健康報導
▸腎結石不治療恐走上洗腎人生 內視鏡手術終結深層結石
▸婦人子宮瘜肉與肌瘤阻生育 內視鏡速潔刀除病灶助好孕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嚴選推薦:【訂閱】NOW健康 | 頻道 | LINE TODAY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中元普渡即將來臨,為了能讓好兄弟吃得飽,多會準備豐盛的供品;近年來,就連供品的項目也崇尚健康。藝人侯昌明指出,自己今年中元普渡要準備的供品中就有紅藜麥、滴雞精、玉米罐頭等,同時還根據五行開運色來搭配養生。傳統普渡供品三牲四果不易保存易造成食物浪費傳統的普渡供品常有三牲四...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鍾小姐的父親罹患攝護腺癌,2年期間各種治療產生嚴重副作用,看到至親受到疾病的折磨,鍾小姐讓父親入住安寧病房,在醫護團隊細心照護下,病人臨終前保有生活品質及尊嚴,並完成回家的心願。輔助療法 緩解病患病痛台北榮民總醫院大德安寧病房護理師鍾俐貞表示,癌症末期病患通常伴隨許多不...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健康促進樂遊遊童綜合醫院為了將正確醫療資訊傳播給社區民眾,長期與清水區海風里合作,不僅協助規劃進行活動中心空間改造,每個月也定期到社區舉辦衛教或趣味活動。最近還舉辦了「健康促進-樂遊遊」活動,由童綜合醫院健康教育中心周怡君個管師到社區進行「認識慢性疾病」衛教,除認識三高...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研究報告統計,兒童發展遲緩的發生率為6~8%,估計全台每年約新增1萬名發展遲緩兒童。如發現兒童發育遲緩,把握3歲以前的「早療黃金期」,唯有透過早期診斷及早期療育,才能讓每位小朋友獲得必要之諮詢、轉介、教育與治療,進而和正常兒童一樣發育成長。照護...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