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罹乳癌拒當「少奶奶」! 乳房重建可減輕心理負擔

罹乳癌拒當「少奶奶」! 乳房重建可減輕心理負擔

(健康醫療網/記者陳佳慧報導)

一名有乳癌家族史的40歲婦人,僅右側乳房確診多發性乳癌,但她擔心癌細胞病變轉移左側乳房,也將左側乳房做預防性切除。經醫師建議採用內視鏡微創手術,搭配低溫電漿刀將雙乳全切除,再立即做乳房重建,不僅外觀與一般女性相同,也不會因為「少奶奶」增加心理壓力。

女性癌症好發第一名 這些族群要當心

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乳房甲狀腺外科黃振僑醫師說明,乳癌堪稱女性頭號殺手,也是女性癌症好發首位、國內十大癌症死因第四位;根據國健署統計,平均每天有31位女性確診乳癌,其中就有6名女性死於乳癌。尤其是初經12歲前報到、55歲後才停經,或是有家族史、生育時間晚、中年發福,曾經罹患婦科癌症者,都可能是乳癌的危險群,因此定期追蹤及檢查十分重要。

先確認乳癌分型 治療能事半功倍

黃振僑醫師指出,隨著醫學進步,目前乳癌治療方式多元,確診時應先確認基因分型及腫瘤大小,才能選擇對患者最佳的治療方式。針對早期乳癌可採用手術方式切除癌細胞,再搭配術後輔助治療;若是腫瘤較大的癌細胞,則建議先以術前輔助治療縮小癌細胞後,再選擇手術切除。

術中搭配器械 乳房切除+重建提升女性自信心

近年女性對於乳房外觀更加重視,多數乳癌病人不想當「少奶奶」,不論是內視鏡微創手術,或是乳房保留手術,皆能配合乳房重建,使術後外觀與一般人無異,減低心理壓力。黃振僑醫師表示,手術時搭配低溫電漿刀,能避免傳統電燒刀對乳房組織結構的燒灼、壞死與感染風險,且傷口疼痛感低,縮短患者復原時間,對於術後乳房重建無疑是一大幫助。

定期篩檢、勤運動 正視乳房健康

黃振僑醫師補充,目前醫藥科技發達,確診乳癌應保持正面態度,與醫師良好配合,以免延誤病情,此外,應保持良好運動習慣、避免太晚生育、學習放鬆心情。最重要的是定期篩檢,國健署提供45歲至69歲女性每2年1次免費乳房攝影,40歲至44歲有家族史之女性也適用,另也建議40歲前的女性定期做乳房超音波檢查,為自己的乳房健康把關。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7659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國人所使用中藥材大多由中國大陸進口,為確保用藥安全,衛生署中醫藥委員會自去年8月起,開始加強中藥材邊境抽驗;結果發現,在所抽驗的44批中藥材裡,有2批自大陸進口的黃耆總重金屬含量超出限量標準,這2批重達5290公斤的黃耆已遭到退運處分。(照片來源/取自衛生署網站)我國中藥材...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台灣是美麗的寶島,好山好水,大家要好好保護!環保署為表揚國內推動環境教育績效優良者,並擴大環境教育影響力,特別舉辦「第1屆國家環境教育獎」評選活動,大林慈濟醫院代表嘉義縣民營事業參與評選,獲優等獎,也是入圍者中唯一一家醫院。大林慈濟除了對院內同仁進行環境教育,總務室同仁並結...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林宜慧報導)真正的五十肩不會痛!臨床上發現許多案例誤以為肩膀痛、無法高舉就是五十肩,誤用治療方式,結果造成延誤治療。復健科醫師表示,統計門診超過千名肩膀疼痛患者,發現真正有五十肩的僅佔1成,其他9成都是肩關節其他部位受傷,如肩峰夾擊症、關節囊退化、旋轉肌撕裂等,或是多重原因引起。台北中...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人生七十才開始!」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松年大學今天舉辦中區各分校2012學年度聯合畢業典禮,包括彰基、豐原、柳原、草屯、和美等分校,共計70位博、碩、學士及研究班畢業生,共聚一堂,互相分享「活到老、學到老」的喜悅。松年大學是針對銀髮族所開辦,學員們可在輕鬆愉快的環境中學習...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