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罹患結腸直腸癌年齡下降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琪拉編譯

近十幾年來,罹患結腸癌及直腸癌的年齡層有下降的趨勢,但都還不至於認為是年輕人會得的疾病。但最近的一項科學報告,驚人地發現罹患結腸癌的年齡有明顯地下降,有越來越多人在二十歲及三十歲左右,就得到結腸癌。

雖然大部分得結腸癌的人還是中老年人,有90%的罹患者超過50歲。但是美國癌症社會期刊(American Cancer Society)以年齡分析結腸癌時,發現1950年出生後的人,罹患結腸癌的年齡越來越小,專家也不知原因為何。而且得直腸癌的人數顯著增加,比腸胃道癌症都多。

罹患結腸直腸癌年齡下降

美國癌症社會期刊的流行病學專家Rebecca Siegel說:[1990年以後出生的年輕人,得到結腸癌的機率是1950年以前出生的人的兩倍,得到直腸癌的機率是別人的四倍。]湯馬士瑋柏醫師,這位SUNY Downstate Medical Center的外科教授也表示,這個研究證實了問題的確存在,並讓人感到憂心。他說:[他注意到每年五十歲以下得到結腸癌的人,其數字超過其他比較罕見癌症的總數。]

因為醫師通常不會認為這是年輕人的疾病,以致於年輕人得到結腸癌時,常常會延誤診斷、延誤治療。克莉絲頓是一位現年27歲的年輕人,當她大學時發現自己的大便中有血時,醫師只告訴她是內出血。當時她22歲時,大學畢業前一個月,她才得到進一步的檢查,證實是結腸癌。這也要感謝她有一位當護士的母親,一直催逼她要再做進一步的檢查,她才得以說服她的內科醫師讓她進行結腸鏡檢查,發現結腸內的大腫瘤。她仍記得她的醫師對檢查結果不敢置信的臉,所幸經過放射線治療後,她現在已得痊癒。

因為結腸鏡的技術,可以早期檢查到癌前息肉,因此罹患結腸癌的比例近幾年來有減少,但是這個檢查對於年輕人並非標準治療,且因有其他較少侵略性的檢查存在,醫師皆希望優先利用其他檢查。

專家也認為結腸癌的罹患數字降低的原因是生活型態的進步。例如戒菸及健康飲食。飲食中若攝取較多水果、蔬菜、纖維及較少紅肉及加工肉類都可減少結腸癌的機率。另外,肥胖以及不喜歡活動的生活習慣也與直腸癌有關。還有重度愛喝酒的人,以及其他慢性疾病,例如發炎性的腸胃道疾病以及第二類的糖尿病,都會增加直腸癌的發生機率。

不過,專家都無法完全確定這些是讓年輕人得到直腸癌的絕對因素。醫師發現直腸癌最容易發生在非裔美國人身上,因此美國腸胃科醫師建議非裔美國人應該早在45歲就開始做結腸鏡檢查,雖然結腸癌的早期症狀常會與其他消化問題混淆,例如腹瀉、便祕、肚痛或是腹痛等。

29歲的克里斯,當他發現自己得結腸癌時,他的初期症狀只是體重減輕以及食慾降低。他很幸運得找到好醫師,即刻幫他做了一連串的檢查,包括驗血以及超音波,後來發現他的腫瘤已經擴散到肝臟。今年一月剛做完放射線治療的他,告訴所有人說:[如果你有疑似癌症的症狀時,千萬不要輕忽,趕快去做檢查!]

 

資料來源:

Colon and Rectal Cancers Rising in Young People

相關推薦

▲國內新增3例麻疹病例,民眾請提高警覺,出入醫院或人潮密集場所配戴口罩。(照/疾管署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國泰醫院麻疹群聚再添2人!疾管署今(20)日公布又有一名醫院20多歲女性護理師,以及一名北部40多歲男性的陪病家屬經檢驗確診,目前群聚案例已經達到9例之多,還有相關6名接觸者正...

閱讀詳情 »

《好醫師會客室》驚!醫揭二手菸竟比抽菸容易致癌。(影/優傳媒影音團隊製作) 優傳媒記者溫建鈞/台北報導你以為不抽煙就不會得肺癌!那你就錯了。國內癌症權威、也是亞東醫院腫瘤科主任熊佩韋提醒大家,抽煙者呼出的二手菸含有最多毒素,讓許多不抽菸的家庭主婦,因為老公的二手菸罹患肺癌,他呼籲大家要拒絕...

閱讀詳情 »

▲擺脫高膽固醇血症得要小心「油」。(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明明不常吃蛋黃,也不敢吃海產,怎麼膽固醇還是這麼高?一名54歲女性,在社區免費健檢時,發現血清總膽固醇飆高到300mg/dl,遠高於正常值的約110到200mg/dl,醫師詳細詢問飲食習慣這才發現,...

閱讀詳情 »

▲小兒外接團隊出動搶救無肛嬰孩。(照/台北慈濟醫院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24小時免費「新生兒轉診外接服務」搶救小生命!黃小弟在婦產科診所出生,隨即被檢查發現無肛門,診所醫師趕緊聯繫醫院,啟動新生兒科外接服務,經醫療團隊仔細檢查,發現他除了低位無肛症外,還有隱睪症、左邊腎臟缺失的情況...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