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罹B肝20年無症狀 疲倦、臉蠟黃就醫已肝硬化

罹B肝20年無症狀 疲倦 臉蠟黃就醫已肝硬化

48歲的吳先生從20歲左右就知道自己有B型肝炎,他也習慣看到每次體檢紅字的肝指數。雖然數年前醫師告訴他肝臟已出現纖維化,建議規則追蹤,但是工作忙碌又沒有不舒服,就下意識地忽略這件事,只有當身體覺得疲倦或是應酬過量飲酒時,吳先生才自行在檢驗所驗血。後來開始持續疲倦、茶色尿,家人也覺得他臉色蠟黃、食慾不佳,急忙就醫,就被診斷為失代償性肝硬化,超音波更發現了一顆1.2公分的結節。

肝癌有三部曲 肝炎是高風險

吳先生的狀況正是「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肝病三部曲的典型案例。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消化內科主治醫師陳蕙芬表示,當病患發現自己肝指數異常時,就建議到醫療院所進一步診察來釐清肝炎病因。B型肝炎病患在發炎期若能使用抗病毒藥物壓制、可以阻斷發炎並降低肝纖維化的可能;C型肝炎患者更有治療效果極佳的全口服藥物,可以清除病毒。

守護肝臟健康 定期追蹤指數

而脂肪肝患者在戒酒、體重降低後肝炎程度多能改善,藥物性肝炎病患則在醫師與病患共同釐清用藥史,找出造成發炎藥物後停用,一樣可以控制發炎。

陳蕙芬主治醫師強調,肝臟是無聲的器官,所以慢性肝炎患者常因沒有症狀、忽略就醫而錯失阻斷肝病三部曲的時機,造成遺憾,建議慢性肝炎患者與B、C型肝炎病毒帶原者應每六個月、肝硬化患者則是每三個月需接受完整檢查,包括肝指數(GOT、GPT)、胎兒蛋白(AFP)與腹部超音波掃描,若有異常,就需要密集追蹤病況,才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延伸閱讀】

嚴重肝硬化手術困難度高 虛擬導航定位超音波助準確治療

女腹切30公分刀疤幸救癌父一命 籲大眾別小看B肝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2934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郁梵報導)你家的嬰兒常會「點頭」嗎?而且點頭時間會長達5分鐘?小心!超過5個月大的嬰兒,倘若經常會在不該打瞌睡的時間「點頭」,有可能是癲癇發作!也就是所謂的「嬰兒點頭痙攣」。台北榮民總醫院小兒神經科張開屏醫師表示,嬰兒點頭痙攣又稱為「韋氏症候群〈West syndrome〉」好發...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腦中風往往來的突然。據統計,全台每年約有7萬多人罹患腦中風,其中1萬2000多人死亡,平均每48分鐘就有1人死於腦中風,高居國人十大死因第3位。醫師表示,國內大部分的患者屬於缺血性腦中風,只要在黃金3小時內,緊急注射血栓溶解劑,其實可以避免發生嚴重的後遺症。雙和醫院神經...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潘以慈報導)台中市一名35歲林小姐,在懷孕24週進行妊娠糖尿病篩檢,竟被測出高血糖反應,確診為妊娠糖尿病。醫師指出,妊娠期高血糖會使胚胎發育異常甚至死亡,流產發生率達15%~30%,且發生妊娠期高血壓較非糖尿病孕婦高2~4倍,羊水過多發生率亦較非糖尿病孕婦多10倍,不得不慎。收治這...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