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美動物實驗首度證實含尼古丁電子煙致癌 引發肺癌、膀胱癌風險

▲(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電子煙在美國引發的嚴重肺病、死亡個案風暴持續延燒,美國國家衛生院(NIH)委託紐約大學動物實驗研究的一份最新報告更披露,含尼古丁的電子煙煙霧會引發肺癌,並可能導致膀胱癌。董氏基金會今(9)日強調,這是第一份證實電子煙導致癌症的研究報告,台灣政府別再鴕鳥心態,應立即修法全面禁止新興菸品。

光在美國,近期就陸續通達上千例的電子煙嚴重肺病,迄今還有19人死亡被認為與電子煙相關,引發全球關注,連美國政府都在檢討「開放成人選擇、禁止青少年使用」的電子煙政策,部分州政府亦宣布禁售加味電子煙或禁止所有電子煙。

台灣醫界菸害防制聯盟理事長顏啟華指出,根據紐約大學環境醫學系的最新動物實驗,把40隻實驗老鼠暴露在含尼古丁的電子煙霧54周,劑量相當於成人吸食3到6年電子煙,發現其中22.5%的老鼠罹患肺癌,57.5%老鼠出現膀胱癌前病變,證實尼古丁電子煙煙霧會損壞動物肺部及膀胱的基因,抑制細胞修復功能,加速癌化。

顏啟華說,目前研究仍無法支持電子煙的戒菸效果,卻已證實電子煙會引發心臟病、哮喘、過敏、癲癇、肺部發炎等疾病,且同樣有二手及三手菸的健康危害,而「電子煙致癌」則是首度被證實,無疑拆穿過去業者標榜的「減害」說法。

台北榮總家醫部醫師賴志冠說,根據年初南加州大學發表在《國際分子科學雜誌》上的研究報告,電子煙吸食者的口腔組織中出現與吸菸者相同的分子變化,有可能進一步產生癌化,儘管目前可能至少還需要十年才能論定電子煙危害健康的嚴重程度,但紐約大學剛發表動物實驗的研究者預測,電子煙對人體的傷害將是「非常鉅大」,長期使用恐引起「很多」癌症。

董氏基金會菸害防制中心主任林清麗強調,新興菸品假藉「減害」之名借殼上市,實則試圖培養更廣大的尼古丁成癮族群,目前各國疑似電子煙健康危害通報不斷,台灣政府別再鴕鳥心態,應負起責任,立即修法全面禁止新興菸品。

照片來源:翻攝自Pixabay

【匯流筆陣】
CNEWS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mail protected],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CNEWS匯流新聞網:https://cnews.com.tw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日本疫情嚴峻,如今日媒報導今(31)又傳出發現Delta變異株的再變種。東京齒科大學宣布,在本月初從一名Delta確診者身上發現,其病毒基因含有類似於Alpha變異株的N501S突變。而這樣的突變世界上目前僅有8例,這是首次在日本驗出,且該確診者並沒有出國史。根據《NHK》報導,東京醫科齒科大學竹內...

閱讀詳情 »

美國疫情持續升溫,歐盟各成員國同意將美國從歐盟安全旅遊名單中移除,這代表美國及其他5個國家(以色列、科索沃、黎巴嫩、黑山、北馬其頓)的遊客,可能需要COVID-19採檢及隔離才能入境。《路透社》報導,安全名單主要在統整歐盟的旅行政策,並非約束歐盟成員國,這些國家還是可以自由決定邊境開放政策。例如德國...

閱讀詳情 »

國內疫情趨緩,三度迎來「加零」,雖29日突然增加13例本土病例,但昨(30)日確診數也重回個位數。衛福部草屯療養院醫師沈政男分析指出,僅新增3例,且這7天新增的都是舊案,「Alpha疫情在台灣可說已經結束了」。他也說,接下來要開學千萬不能鬆懈,就算打完2劑疫苗如果不防疫,保護力就會下降。疫情指揮中心...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心臟疾病是國人十大死因的第二位,每年奪走2萬多人性命,凶狠僅次於癌症,國健署就參考國際實證並串接健保資料發展出本土的「慢性疾病風險評估平台」(https://cdrc.hpa.gov.tw/index.jsp),只要是35至70歲的民眾,花時間走完3步驟,就能計算未來...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