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美國拜登火速行動 祭出三項防疫措施

美國拜登火速行動 祭出三項防疫措施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渝樺外電報導】美國拜登(Joe Biden)於20日宣誓就職,成為美國第46任總統。面對美國疫情嚴峻,扭轉疫情刻不容緩,就任當天隨即簽訂十七項行政命令,其中包含停止美國先前退出世衛的程序、發起戴一百天口罩命令、設立冠狀病毒應對協調官員的措施,希望能夠控制疫情。

美國拜登上任 疫情挑戰嚴峻   

根據《紐約時報》,自拜登上任時表示,「現在疫情期間,美國正進入一個最艱難、最致命的時刻,我們需要所有的力量來度過這個黑暗的冬天。」針對新冠疫情主要推出三項新的政策。

1.發起100天戴口罩挑戰:美國疫情持續惡化,拜登要求美國人未來100天都要戴口罩,並保持安全社交距離,同時規定所有聯邦政府、地方政府的人員在大樓內都要戴口罩,以防止病情迅速傳播。

2. 重新加入世界衛生組織:因為先前川普認為世衛處理疫情方式不當,自去年宣布退出,拜登上任以後停止美國先前退出世界衛生組織的程序,並且派首席官富奇(Anthony Fauci)參與本週世界衛生組織的年度會議。

3.設立新冠疫情應對協調官:拜登上任後簽署一項行政命令,為了有效控制疫情蔓延,針對新冠疫情設立一個協調指揮官員,協助疫情的相關因應措施,主要負責疫苗的生產與分配等工作,並直接向總統報告。

美國死亡人數高 控制疫情艱難 

根據美國霍普金斯大學的數據顯示,美國新冠確診病例超過2400百萬,累計死亡人數已超過40萬人,其死亡數已超過第一次世界大戰、第二次世界大戰、越南戰爭在戰爭中喪生的士兵傷亡人數,且據美國疾病防控中心,變種新冠病毒已在美國流行,顯示美國今年疫情相對去年更為險峻。

雖然有疫苗可以接種,拜登承諾百日內會為美國人接種一億劑疫苗,不過有專家認為美國對於疫情策略還是很缺乏,能否控制疫情也是未知數,但專家們仍抱有希望。

原文連結:

Biden targets Trump's legacy with first-day executive actions

Coronavirus Briefing: What Happened Today

The COVID-19 challenges Biden faces on Day One as president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延伸閱讀】

以為腹瀉就診竟為腫瘤? 神經內分泌腫瘤症狀變化多端難察覺

蜂膠保養品緩解肌膚乾燥? 皮膚科醫師分享換季保養祕訣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8891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醫師,我眼壓高是不是青光眼?」、「我眼壓低怎麼還會青光眼!」這是許多患者常見的疑問,眼科醫師王孟祺指出,眼壓只是青光眼一種診斷標準,不能單靠眼壓判斷,在台灣就有1/4患者屬「正常眼壓性青光眼」,民眾容易忽略,呼籲家族史、高度近視等高風險族群,40歲後應檢查青光眼。眼壓...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台灣民間自行募資在《紐約時報刊》登整版廣告,想傳達世界衛生組織WHO讓世界陷入困境,反觀台灣被WHO孤立,卻防疫成績亮眼也幫助全世界,WHO今(15)日發布13點回應,強調不曾與台灣沒有聯繫,外交部下午立即反駁,台灣參與WHO活動頻頻受阻,今年不應該在拒絕台灣參加世界...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全球新冠肺炎感染者今(15)日即將突破200萬例,死亡人數上升至12.5萬,這場所有人類都無法逃避浩劫仍在持續,但看回台灣,昨(15)日無新增患者,今(15)日增加2名境外移入,在清明連假威脅下,本土案例沒有顯著增加,台灣仍然非常安全,陳時中呼籲,希望大家能保持高素養...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急診醫師搶救最大難題之一,就是無法立刻知道患者病史,許多突發狀況患者,可能身上沒有健保卡或無法言語,很難查詢用藥與影像檢查記錄,增加緊急狀態下的治療風險。衛福部健保署3月30日開放「因應天災及緊急醫療查詢作業」,急診醫師只要有患者身份證字號,就能調閱病人部分就醫記錄,...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