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美國CDC要求戴N95 台灣感染科醫師:還不如打第3劑

美國CDC要求戴N95 台灣感染科醫師:還不如打第3劑

【NOW健康 王詩茜/台中報導】Omicron傳染力超強,連一般口罩都檔不住!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CDC)建議,在擁擠公共空間、搭乘大眾運輸工具時,應該盡量能戴上N95等防護性最強的口罩。如果沒有N95口罩,則可以在醫用口罩上加1層布口罩,增加防護效果。


至於口罩是否多次使用?美國CDC指出,口罩屬於一次性使用,當口罩因呼吸或被汗水弄溼時,功效就會降低,因此建議每天更換口罩。不過,在口罩短缺時,口罩是可以多次使用,但N95不應該使用超過5次。


美國CDC強調,最好的防護措施為「完整接種兩劑,再打1劑加強針,並戴N95或KN95」,假如無法做到,建議戴上兩層醫用口罩,或是退而求其次戴醫用口罩,外加布口罩。


對此,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內科部感染科主治醫師王任賢表示,美國CDC「戴上N95口罩」呼籲,就他看來,就只是口號,因為一般人根本做不到,許多美國民眾連一般醫用口罩都不戴,怎可能戴上又貴、又悶的N95口罩?


王任賢表示,在隔離阻絕病毒上,原本就是以N95口罩為主,這是醫護人員工作時的標準配備,但一般民眾應該很難忍受N95口罩所帶來的悶、呼吸不順。


「如果鼓勵民眾戴上N95口罩,還不如要大家戴上防毒面具。」王任賢表示,民眾不用太關注於口罩材質,只要好好戴上醫用口罩,並維持社交距離,完整接種疫苗,打上第3劑,就可能降低感染風險。


更多NOW健康報導
▸日本福島食品解禁 政院:3原則3配套把關食安1次看!
▸結束長假想收心好難! 期待228連假上班族又充滿能量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一位66歲的劉小姐,深受膝關節疼痛之苦多年,聽別人說施打PRP(高濃度血小板血漿注射治療)效果不錯,因此勤跑各大醫院共施打了18次PRP,不僅舟車勞頓、花費高昂,疼痛狀況也未獲改善。劉小姐輾轉至綜合醫院就診後,經醫師耐心解說,接受膝關節置換的微創手術,術後狀況恢復良好;...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退化性關節炎是常見的人類關節疾病,根據衛福部統計,國人膝關節退化盛行率約達15%,換句話說,約有350萬人飽受膝關節疼痛之苦;雙和醫院骨科醫師翁佩韋指出,包括膝蓋不當使用者、銀髮族等都屬於高危險族群,又以女性大於男性,每六人中就有五人有此問題,治療上,包括藥物治療、針劑...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不少人在「嗯嗯」如廁後,肛門卻其癢無比,抓也不是、不抓又超級難耐,甚至影響到睡眠,使生活品質大幅降低,但礙於面子問題,也好難向他人啟齒,到底怎麼會這樣?醫師提醒,造成肛門搔癢的因素很多,但若太過用力、過度清潔都可能使肛門周遭肌膚受傷,進而引起搔癢,應特別留意清潔的習慣。...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根據衛福部統計,台灣乳癌患者人數每年成長5-10%!臨床上,有一名41歲婦女,因背痛及下肢無力,就醫時已嚴重到須乘坐輪椅行動,檢查後發現,原來她罹患乳癌,且癌細胞已轉移,侵蝕胸椎導致神經壓迫;雖然已經為晚期癌,但醫師以標靶、化療合併單株抗體來治療,僅一個多月,病人骨骼轉...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