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美FDA核准首款「注射型」預防HIV用藥 男性感染愛滋多降 69%、女性可降 90% 感染風險

美FDA核准首款「注射型」預防HIV用藥 男性感染愛滋多降 69% 女性可降 90% 感染風險

美國FDA宣佈 核准第一款預防HIV感染的注射藥物

美國《食品與藥物管理局》(FDA)於12月20日宣佈,核准用於降低HIV感染的注射型藥物「Apreude」上市,這是目前全球第一款預防HIV感染的長效注射藥劑,這是暴露前預防性投藥(PrEP)在口服之外的第一款新劑型藥物。

FDA聲明中指出,Apreude的使用方式為連續兩個月,每一個月注射一次,之後每2個月注射一次。FDA宣稱,長效注射的暴露前預防投藥,將能幫助高風險族群增加預防性投藥的依從性,減少HIV感染風險。

美國FDA藥物評價中心抗病毒藥物部主任抗病毒藥物部主任 Debra Birnkrant在聲明中表示,2個月注射一次的暴露前預防性治療,將是對抗HIV流行的重要武器。尤其對特定風險個人或族群而言,要求他們每天服藥依從性難度太高,必須提供口服藥以外的預防選擇。

現階段的暴露前預防性投藥──PrEP主要為兩款口服藥(Truvada和Descovy),皆須每天服用才能達到最好的預防效果。根據2020年的統計數據,約有25%美國人口使用PrEP作為預防HIV感染的處方,較2015年3%人口已有大幅進展。美國政府的目標是2030年終止HIV傳染,約有50%人口可從PrEP獲得明顯的預防好處。

 

預防HIV感染風險效果高出90%  注射劑型有更多副作用

Apreude是由輝瑞(Pfizer)和葛蘭素史克(GlaxoSmithKline)共同成立的子公司「ViiV Healthcare」開發。在順性別男性(含跨性別女性)的臨床試驗中顯示,與每日服用口服藥相比,Apreude更能有效降低感染HIV風險,平均風險降低69%。在3200名順性別女性的試驗更發現,與口服藥相比注射劑型預防HIV的效果高出90%,成效顯著。

不過,接受Apreude預防藥物的受試者,確實比使用口服藥族群,發生更多的副作用,包括頭痛、發燒、疲勞、背痛、肌肉疼痛、皮疹,以及注射部位的不適反應。

 

注射前需確認HIV陰性 適合用藥依從性不佳的高風險族群

美國FDA指出,現階段批準Apreude用於35公斤以上的高風險族群與青少年。在開始注射前四周,可選擇先使用口服製劑,瞭解自身對該藥物的耐受性。同時,也必須要進行HIV檢測,確認為陰性才能注射。並在每次注射前都需要檢測HIV陰性,以避免抗藥性風險。

華盛頓健康研究所研究主任Richard Elion指出,HIV病毒仍是全球公共危機,估計全世界有3800萬人感染,每年有170萬起新增病例,而PrEP是保護人們免於感染HIV病毒的重要工具。現在除了日常口服藥物之外,多了長效注射藥物能夠使用,對於用藥依從性不佳的高風險族群來說,能提供更多的保護工具。

暴露前預防性投藥已是預防HIV的公衛趨勢,美國自2021年7月,已要求國內大多數保險公司必須給付口服型PrEP藥物費用。不過,Apreude目前定價為每劑3,700美元,且尚未納入醫療保險給付之中。

延伸閱讀
三陰性乳癌惡性度高 健保給付不全病友難承受
老、中、青、幼易犯這些症狀,是脾胃在求救!中醫教你調理改善體質?

相關推薦

看著小嬰兒在搖籃裡慢慢入睡,感覺睡得舒服、香甜。最近有項針對年輕人與小鼠的研究,分別增加其睡眠期間的搖擺運動,結果顯示,搖擺不僅可以改善睡眠品質,也可以在睡眠中鞏固記憶力,此研究刊登在《當代生物學期刊》(Current Biology)。 瑞士日內瓦大學睡眠醫學中心學者Laurence Bayer...

閱讀詳情 »

台灣罹患糖尿病的人數現已突破227萬人,18歲以上的盛行率更高達11.8%。許多病友常因為鹽分、油脂攝取過多影響病情穩定。糖尿病控制不佳,除了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也可能導致糖尿病眼、糖尿病足等問題。即使控制穩定,仍不免因微血管循環變差,導致陽萎。 西醫研究指出,男性糖尿病患者併發陽痿比率約為27....

閱讀詳情 »

根據國民健康署「2013-2016年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指出,全台高達99%國人乳品攝取不足!到底該如何吃才對呢?國健署建議,每日應早晚各攝取一杯240毫升乳品,以補充鈣質、蛋白質與各類維生素,滿足身體所需。  根據國健署調查指出,國人乳品攝取狀況顯著不足,連帶鈣質亦普遍攝取不足。國健署建議,...

閱讀詳情 »

1名已停經的50歲婦女,平時不沾染菸酒檳榔,前2周發現口腔黏膜變得較敏感且粗糙,照鏡子發現兩頰口腔黏膜出現白色網狀條紋,就醫後經臨床診斷及切開性切片檢查,確診為口腔扁平苔蘚,透過口內膏局部塗抹治療,目前症狀已獲得緩解,僅需定期每3個月至門診追蹤。 奇美醫學中心牙醫部口腔顎面外科主治醫師邱聖富說明,...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