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老人愈孤獨 憂鬱失智風險增

老人愈孤獨 憂鬱失智風險增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你多久沒有陪伴年邁父母?國外最新研究發現,獨居老人罹患憂鬱症、失智症的風險高,而且病情惡化的速度較一般人快2成。醫師表示,孤獨者罹患憂鬱症風險高,長期感到孤獨更會影響認知功能,建議民眾多陪伴家中長者。
該研究受試者共8300名,年齡在65歲及65歲,受試者於1998至2010年長達12年的時間中,每2年接受一次評估,有17%的人研究開始時表示感到孤單,感到孤單的人中更有5成患有憂鬱症。
結果發現,感到孤單的人心智衰退的速度,較不感到孤單的人快了20%;而研究開始時,感到憂鬱的人心智衰退的速度也比較一般人快。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顧問醫師胡維恆指出,研究顯示,在研究的12年之中,即使只是1、2個憂鬱症狀,尤其是孤獨感與認知功能衰退的增加有密切相關。相較擁有社交生活的人,孤獨者的憂鬱、失智風險較高。
胡維恆指出,孤獨的人通常較少身體與心智活動,而覺得孤獨的人本來就是憂鬱的高危險群,也較容易罹患憂鬱症,因為憂鬱症病人往往有強烈的孤獨感。孤獨可能是憂鬱造成,憂鬱的症狀中本來就有負向思考、自責、注意力降低、生活失去平時的興趣…等症狀與孤獨有關,如果不積極處理,而是漠視或當作老化來看待,則很可能形成惡性循環。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3215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一位王先生兩眼罹患白內障,視力只有0.05和0.4,即使戴著眼鏡,看報紙仍霧濛濛,日前接受白內障手術,選擇使用抗老花多焦點人工水晶體,術後驗光兩眼0度,視力各回升至1.0。王先生說:剛開完右眼白內障,覺得瞎眼變明眼,看東西變得很清楚。隔了一個月,再開左眼白內障,整個感...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黃斑部位於視網膜中央區域,是感光細胞最密集處,負責視覺最重要的中心視力。黃斑部初期的病變,病人會產生視力模糊、中心視野看不清楚等症狀。隨著病程的進展,黃斑部開始產生新生血管,導致視網膜下積水、黃斑部水腫,造成影像扭曲變形,如果新生血管開始出血或產生滲出物、甚至變成黃斑...

閱讀詳情 »

一提到骨質疏鬆,人們就想到缺鈣,治療骨質疏鬆僅僅補鈣就對嗎? 體內性激素水平降低、鈣和維生素 D攝入量不足、缺乏體力活動和身體鍛煉,是骨質疏鬆症的三大病因。因此治療骨質疏鬆症單靠補鈣是遠遠不夠的,治療時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1.戒菸、酒、咖啡 因為煙、酒、咖啡以及飲食口味太重,都會阻礙體內對...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