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老化還是憂鬱? 快回答這15題

老化還是憂鬱? 快回答這15題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老人記性差,小心是憂鬱症警訊!一般人常把老人疲倦、失眠、記性差,當作正常的老化現象;根據研究發現,患有憂鬱症的老人,罹患失智症機率高達2倍。醫師建議,透過簡單的「老人憂鬱量表」,幫家中長輩釐清病因,及早發現、及早就醫。

憂鬱症簡單測

「老人憂鬱量表」總共有15題,包括:(1)對自己的生活感到滿意;(2)常感到心情愉快;(3)大部份時間感到快樂;(4)認為現在活著是一件好事;(5)感到精力充足;(6)放棄很多以往的活動和嗜好;(7)覺得生活空虛;(8)常感到煩悶;(9)害怕會有不好的事情發生;(10)常感到無助;(11)寧願晚上留在家,而不愛出外做些有新意的事情;(12)覺得你比大多數人有多些記憶的問題;(13)覺得自己是一無是處;(14)覺得自己處境無望;(15)覺得大部份人的境況比自己好。

有憂鬱症應就醫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社區精神科主任邱智強指出,「老人憂鬱量表」檢測時間只需3至5分鐘,前5題回答否得1分,其餘題目回答是得1分,總分5分代表有憂鬱傾向,建議適當運動紓壓;若超過10分以上,即可診斷有憂鬱症,則應立即就醫尋求專業醫師、心理諮商,必要時需服藥治療。

年長者憂鬱自殺風險高

邱智強主任表示,年長者的憂鬱症狀類似正常老化,如疲倦、失眠、記性差等,但卻可能是憂鬱症的警訊,尤其罹患憂鬱症的老年人,容易出現自殺行為,建議家人多關心,才能預防悲劇發生。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7258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55歲的「換心人」張清江,年輕時工作忙碌、放肆玩樂,不但沒時間照顧家人,身體也陸續出現心律不整、中風等疾病纏身,4年前,因為末期心臟衰竭接受心臟移植;如今,重獲新生的他,一改玩樂惡習,也回家盡孝道,並開始加入醫療服務志工行列,更在每年的台北慈濟醫院「簽署器官捐贈周」活動...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擦防曬乳是一般人最常使用的防曬方式,您可曾先試用,還是直接往臉上擦呢?日前一名女大生,新買了一瓶防曬乳,使用後,全臉紅疹、發癢受不了,只好到醫院求診,檢查發現,原來是接觸性皮膚炎。醫師強調,任何塗抹於臉部的產品,最好先索取試用品,並塗在手臂內側的皮膚做測試,以免皮膚過敏...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潘以慈報導)87歲的林奶奶,近一年來走路越來越緩慢、不穩,且時常跌倒,記憶力也大幅減退,甚至出現小便失禁的情形,原以為是年紀大了理所當然,但久而久之,林奶奶開始不願與人溝通,原本一家和樂融融的氣氛也逐漸消失;直到進一步檢查才發現,原來林奶奶罹患了水腦症。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神經外科...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楷婷報導)民眾面對親人臨終前是否選擇急救或安寧緩和醫療,常倍感天人交戰,難以抉擇。為此,健康保險署自101年12月起新增「緩和醫療家庭諮詢費」納入健保給付,諮詢參與人員包括:主治醫療團隊、病患或病患家屬,以鼓勵醫院積極推動臨終安寧緩和醫療,減少死亡前之不當醫療使用。安寧緩和醫療條...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