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老太太背痛以為骨鬆 原來是乳癌骨轉移

老太太背痛以為骨鬆 原來是乳癌骨轉移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

一名70歲的老太太在十幾年前發現罹患乳癌,開刀治療後以為治癒,沒有定期追蹤,沒想到三年後,腰部與背部出現疼痛問題,並且日益嚴重,最後已經發生腿腳無力無法行走的情形才就醫。老太太原本以為是年紀大了,骨質疏鬆,結果經過骨頭掃描,發現竟是乳癌復發所造成的骨轉移,從脊椎長出腫瘤來!

抗荷爾蒙治療乳癌配合保骨針 控制骨轉移要積極

奇美醫院血液腫瘤科馮盈勳主任表示,晚期乳癌約有七至八成會轉移到骨骼,若沒有積極治療,癌細胞會將骨質掏空,造成患者輕微碰撞即發生嚴重骨折,後果不堪設想。但幸好現在已有很好的保骨藥物,能保住流失的骨質。馮盈勳醫師分享,上述的老太太發現復發後,就開始以抗荷爾蒙來治療,並加上單株抗體保骨,兩個月後疼痛就舒緩了,也恢復行動能力,治療至今超過一年,控制良好。

健保給付保骨藥物 做好日常保護才能免骨折

骨骼是血液循環豐富的器官,因此癌細胞常轉移至此,而發生轉移的常見位置為脊椎、骨盆、大腿骨,甚至有些會轉移到髖關節上,造成走路時特定的「點」產生疼痛,與常見的筋膜炎所造成疼痛不同。通常婦女在停經之後,本來就容易有骨質疏鬆的問題,骨骼應該多加保護,而非等到骨折了才來治療,現在有骨密度檢查,t-score在-2.5以下的患者,每半年施打一次低劑量保骨藥物,但健保給付需有骨折現象。

目前研究發現,停經後的乳癌婦女,接受手術後使用芳香酶抑制劑可預防乳癌復發,但易導致骨質疏鬆惡化,若定期接受保骨藥物,可有效減少骨折機率。甚至當乳癌骨轉移,則有健保給付每月一次高劑量保骨針。馮盈勳主任建議婦女應多注意骨骼健康,避免發生骨折的危害;他並提醒,使用這類保骨藥物時,要注意補充鈣片與多曬太陽,並留意口腔衛生,以預防藥物的副作用。

避免乳癌骨轉移 篩檢很重要

在過去未推動乳癌篩檢時,有三成病人發現時已經為晚期乳癌,其中更有高達七成以上轉移到骨骼。但在政府開始推動乳癌篩檢後,發現早期乳癌的患者增加了,治療上也不似晚期乳癌複雜,但仍須於手術後定期回診,才能避免復發而不自知。馮盈勳醫師建議女性45歲之後,最好是每2年進行一次篩檢,若有家族病史的女性,更應該提早定期檢查,並且留意持續、不明原因的骨骼疼痛,才能及早發現,對抗惡癌蝕骨。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8232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64歲的張先生發現自己的手機、錢包常常弄丟,幾度懷疑是被人偷竊,但是後來發現自己很容易忘記近期事物,甚至忘記吃過什麼東西,變得不會算數,煮開水時走到客廳拿東西,走出去之後忘記要拿什麼,也忘記剛剛還在煮開水,後來到醫院檢查才發現是因為罹患了阿茲海默症。阿茲海默症 6大常見...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盈臻/台北報導】COVID-19(新冠肺炎、武漢肺炎)疫情之火不斷延燒,蔓延全球,不僅造成股市大跌,衝擊各個產業,藥界更是首當其衝。儘管衛生福利部表示目前原料藥物還夠供應,但部分藥局已出現暫時性缺藥,藥師公會全聯會希望政府能幫助各個社區藥局解決問題。   藥師公會發言人黃彥...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編輯部/整理報導】隨著COVID-19(新冠肺炎、武漢肺炎)疫情在全世界開始全面爆發,面對日益嚴峻的疫情,政府繃緊神經,盡可能匡列出任何有感染風險的民眾採取隔離措施,期望能最大程度的控制疫情擴散。但對於政府的疫情隔離措施,「自主健康管理」、「居家檢疫」、「居家隔離」,到底差在哪裡?居家...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隨著武漢肺炎持續延燒,度過最長的寒假,孩子們也都回到校園,但上課家長又擔心群聚感染,進而陷入因工作無暇照顧孩子,又擔心群聚風險的兩難,究竟這波疫情對照顧者的生活有多大的影響?平均憂心指數超過7 逾8成衍伸額外支出兒福聯盟公布防疫生活影響大調查結果發現,對於新冠肺炎,家長...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