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老嫗腎血管性高血壓 腎動脈狹窄導致窄血壓飆破200

老嫗腎血管性高血壓 腎動脈狹窄導致窄血壓飆破200

【NOW健康 陳木森/台中報導】90歲的李阿嬤近來不斷出現喘、胸悶及血壓高等狀況,1個月內連送3次急診,醫師診斷為「腎動脈嚴重狹窄」,但阿嬤始終認為,只是比較容易喘,應該不要緊,不料日前又再度因急性肺水腫送醫,血壓飆破200,更一度無法呼吸換氣,才願意接受置放支架,術後恢復良好,直說以後不敢再鐵齒了。

 

亞洲大學附屬醫院心導管室主任醫師黃國書表示,阿嬤長年有三高問題,日前診斷出雙側腎動脈嚴重狹窄,建議她接受心導管治療,但她總是以年事已高,不斷抗拒侵入性治療,以致於幾乎每周都因急性肺水腫發作被緊急送往急診室,成為全家人不定時炸彈。

 

直到上周阿嬤再度因急性肺水腫積水送醫,血壓飆破200毫米汞柱,過程中幾乎喘不過氣,甚至出現意識模糊的狀況,讓她終於決定接受「腎動脈血管支架置放術」,將嚴重狹窄的血管撐開,術後血壓控制得宜,也讓家人不再提心吊膽。

 

黃國書指出,腎動脈狹窄通常是因腎動脈粥狀動脈硬化,或纖維肌肉發育不良造成,前者占腎動脈狹窄比例約9成,好發於年長、罹患三高、抽菸、有冠心病和腦中風病史的民眾,後者臨床上較為少見,常見於15至50歲的女性,而李阿嬤因為腎動脈狹窄嚴重,引起高血壓(即「腎血管性高血壓」),使體內液體過度累積,出現急性肺水腫。

 

黃國書也表示,罹患腎血管性高血壓的病人,較容易出現急性肺水腫,會透過腎臟血管攝影確診,若遲遲不處理,恐會造成腎臟萎縮,故一旦確診為腎血管性高血壓,會建議患者及時接受氣球擴張術,或支架置放治療,才能使血壓獲得控制,降低日後心臟衰竭、心肌梗塞、腦中風、腎臟病等風險。

 

黃國書提醒,腎血管性高血壓占次發性高血壓比例約2%到3%,一旦確診,只要透過氣球擴張術或支架置放將血管打通,通常會對血壓控制有極為顯著的改善,故建議民眾應積極治療,才能免於日後產生嚴重併發症。

 

更多健康資訊一次滿足!點此進入【NOW健康】

相關推薦

秋天日夜溫差大,臉上肌膚容易缺水,補水不夠就變成「乾夫人」了,再加上沒有做好肌膚保養滋潤,脫水後皮膚甚至更容易產生縐紋,爬上臉被戲稱能「夾死蚊子」。皮膚乾、縐紋多,似乎已經變成季節轉換肌膚的2大殺手。藥學博士提醒,碰到這樣的情況,僅是塗抹保養品是不夠的,藉由超音波美膚小幫手的輔助,可以讓肌膚有活力,...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異位性皮膚炎」對多數人來說並不陌生,但常被認為僅是皮膚小毛病。然而中、重度的異位性皮膚炎,發作起來遠比一般民眾想像的更嚴重!23歲的許先生,自2歲確診異位性皮膚炎起,重度異位性皮膚炎糾纏,經常半夜醒來整床都是血和皮屑,晚上睡不好、白天昏昏欲睡,影響專注力及工作表現。更因為...

閱讀詳情 »

椎間盤突出一定要開刀嗎?專家指出,無論劇烈運動、用力過猛、或突然間受到外力傷害、甚至體重過重或長期姿勢不良等,都可能引發椎間盤突出症。患者初期多以保守物理治療為主,若是獲得改善,就可以免除挨刀之苦。 高雄有名60歲的林姓男子,1年來,常感覺腳麻無力和抽筋,詎料,在登山時下背痛更加嚴重,後醫師檢查,發...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臺北市政府衛生局9月26日接獲疑似茲卡病毒感染症通報,第一時間立即疫情調查掌握個案行蹤,該名個案雖已於確診日離境,但針對個案居住地及病毒血症期期間,曾停留大於2小時的活動地仍須完成相關防疫措施,包括中山區中央里、江山里及松山區中華里等周邊加強病媒蚊密度調查、接觸者健康監...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