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老師的10條健身小知識

老師的10條健身小知識

1. 【臉部運動】

工作間隙,將嘴巴最大限度地一張一合,帶動臉上全部肌肉以至頭皮,進行有節奏的運動。可以加速血液循環,延緩局部各種組織器官的“老化”,使頭部清醒。

2.【咬牙切齒】

“咬牙切齒”可以拉動頭部肌肉,促進頭部血液循環,進而起到清醒大腦、增強記憶的功效。

3. 【伸懶腰】

當身體長時間處於一種姿勢時,肌肉組織的靜脈血管就會淤積很多血液,這時伸個懶腰,便會促使全身大部分肌肉舒張或收縮。在短短數秒鐘的伸懶腰動作中,很多淤滯的血液被趕回心臟,這就可以大大增加循環血液的容量,改善血液循環。

4. 【搖頭晃腦】

而頸部由頸椎關節、血管、肌肉韌帶等組成,搖頭晃腦可使這些組織得到活動。這樣,不但可以增加腦部的供血,還可以減少膽固醇在頸動脈血管積沉的可能,從而有利於預防中風、高血壓及頸椎病的發生。

5. 【抓耳撓腮】

耳者,宗脈之所聚也,人體各器官均有神經末梢聚集在耳朵上。拉引、按摩耳朵能通過神經末梢對各器官進行刺激,促進血液、淋巴的循環和組織間的代謝,調節人體臟腑機理,使機體得以改善,達到強身健體的作用。

6. 【練眼】

用眼工作時每隔半小時,遠望窗外1分鐘,再以緊眨雙眼數次的方式休息片刻,也可作轉動眼珠運動。這樣有利於放鬆眼部肌肉,促進眼部血液循環。

7. 【彈腦】

端坐在椅子上,兩手掌心分別按兩隻耳朵,用食指、中指、無名指輕輕彈擊腦部,自己可聽到咚咚聲響。每日彈10~20下有解除疲勞、防頭暈、強聽力、治耳鳴的作用。

8. 【梳頭】

用木梳從前額至頭頂部向後部梳刷,逐漸加快。梳時不要用力過猛以防划破皮膚。這樣可刺激頭皮神經末梢和頭部穴位,促進局部血液循環,達到消除疲勞、強身和促進頭髮生長的效果,對腦力勞動者尤為重要。

9. 【靜養內觀】

微閉雙眼,全身各部位放鬆,隨著深呼吸運動,由頭到腳,如溫水蒸氣浸潤全身,如此做3~9次頓感輕鬆舒適,疲勞頓消,其目的在於加強內臟的鍛煉。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外電報導】炎炎夏日來臨,防曬用品是出門必備的防護措施。然而,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的小型研究指出,防曬乳中常用的4種苯環類物質,會由人體皮膚滲入血液中,其累積濃度引發當局擔憂,需進一步研究。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醫學中心皮膚科醫師Kanade Shinkai等專家都認為,目...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晚期肺癌標靶藥物順序優化後,肺癌治療就如同慢性病!一名64歲女性,平時並無菸酒嗜好,因長期胸悶,甚至已至疼痛的程度而前往就醫,才發現是肺部腫瘤壓迫胸腔所致,進而確診為肺腺癌第三期。雖已錯過手術時機,卻透過基因檢查發現,符合標靶藥物使用條件,經醫師評估後,採用不可逆標靶藥...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田柏升報導】肝癌,是台灣癌症主要死因第二位,根據2015年肝癌病毒性病因統計,有56%的肝癌與C型肝炎有關。潛在40萬名C肝患者中,有8萬人曾接受干擾素治療,106年起有條件給付9千人,108年增編預算到4萬人。衛福部提出2025消滅C肝的願景,政府在今年6月擴大健保給付,預計能嘉...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一進入夏天,單薄衣物將身型全都露,粗胖的手臂、厚實的腰間肉無一倖免。平常不運動,等到發現變胖才想要在短時間內消滅脂肪的民眾越來越多;醫師提醒,愛美女性在短時間內挑戰激烈塑身,需多加留意評估身體是否負荷得了,別為了貪快而讓身體過度痠痛,嚴重恐造成肌肉拉傷等問題。短時間甩肉...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