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老年低頭族注意! 過度用3C恐加速「這病」視力模糊

老年低頭族注意! 過度用3C恐加速「這病」視力模糊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現代人人手一支智慧型手機,使用手機上網不再是年輕人的專利!許多長輩也會使用手機滑臉書、傳LINE、追劇等。但您知道過度使用3C的習慣,可能會加速白內障形成?


白內障恢復視力須換人工水晶體 醫:按照需求選擇


霖陽眼科診所醫師李尹暘指出,白內障的主因是因年齡增長導致水晶體代謝異常,逐漸變得混濁。國人50歲以上白內障盛行率達6成,60歲以上達8成,到了70歲以上,幾乎所有人都會罹患一定程度的白內障。近年來,隨著3C產品發展,近視人口增加,年輕人罹患白內障比例也越來越高。


白內障治療分為藥物及手術治療。李尹暘醫師說明,藥物僅能延緩白內障惡化,並無法改善視力,若要恢復視力,必須進行超音波乳化術,並植入人工水晶體,而超音波乳化手術也可以搭配更精準、安全的飛秒雷射輔助。


「人工水晶體的選擇,根據患者的年齡、工作及生活需求而不同。」他舉例,有近距離用眼習慣,如看書、看報紙,術後不希望戴老花眼鏡,適合多焦點或全焦段人工水晶體;有夜間活動需求,如開車,適合非球面人工水晶體。


門診中就有1名62歲婦女,近來發現看不清楚手機螢幕,就連鄰居打招呼也看不到,就醫檢查視力只剩0.2,確診白內障。醫師評估個案平時有近距離視力的需求,建議選用全焦段人工水晶體,術後不用再戴老花眼鏡,也能使用手機與家人、好友互傳LINE,維持生活品質。


全焦段人工水晶體提供近距離視力 擺脫老花眼鏡


李尹暘醫師進一步解釋,目前市面的多焦點人工水晶體,提供的近距離視距為44至50公分,而照鏡子、化妝、看手機、閱讀、剪指甲等,最自然的近距離用眼需求大約25至35公分;如果術後不希望戴老花眼鏡看手機的長輩,建議選擇提供較近視距的全焦段人工水晶體,臨床上,許多患者術後無論是用手機、閱讀都沒問題,也能快速適應。


「通常植入人工水晶體幾乎使用一輩子。」因此,術前應與醫師討論日常用眼習慣,才能選擇最符合需求的人工水晶體,目前健保給付的單焦點人工水晶體以提供看遠視力為主,多焦點人工水晶體僅能提供看近、看遠,但中距離視力模糊;全焦段人工水晶體則可提供遠中近的連續視力,沒有視力中斷的問題,相較於多焦點可降低夜間眩光,另外,保留健康藍光的特性可提升夜間視力,增加安全性。


睛選5撇步 挑選最適合的人工水晶體


李尹暘醫師提供「睛選5撇步」,挑選最適合的人工水晶體:


1.晶體材質經臨床長期驗證。
2.晶體設計可降低2次白內障發生。
3.矯正最多球面像差,提升夜視力。
4.低折射、低色散雙低材質,提升視覺對比度。 5.保留藍光,提升夜間視力並維持生理時鐘節律。


視力模糊當心白內障 別與老花眼搞混


李尹暘醫師最後提醒,一般人可能會將白內障、老花眼混淆,如果單純是看近物模糊、看遠處清楚,通常是老花引起;而白內障無論是看近、看遠,都會感到視力模糊,除了看不清楚,也會合併畏光、顏色對比敏感度降低等情形,若有異狀應趕緊至眼科就診檢查。


老年低頭族注意! 過度用3C恐加速「這病」視力模糊

▲李尹暘醫師提供「睛選5撇步」。(資料來源/李尹暘醫師提供;圖/NOW健康製作)


更多NOW健康報導
▸菜花容易春風吹又生?中醫治療調節免疫力降低復發率
▸兒童染Omicron恐抽搐合併發燒 專家建議居家常備用藥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 醫級邦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一名38歲的林小姐沒有抽菸習慣,也相當厭惡二手菸,但因有肺癌家族史,三年前覺得胸口不適到醫院求診,接受低劑量電腦斷層檢查,發現左下肺部出現0.8公分的結節,開刀證實為肺腺癌第一期,於是開始接受治療,持續追蹤3年至今,林小姐都沒有復發並控制良好。依據衛生福利部統計,201...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腸病毒高峰未過 台南疫情持平得注意腸病毒疫情持續拉警報,根據疾管署資料統計,全國疫情連續5週呈現小幅度上升,第36週(9月3日至9月9日),全國門、急診就診人次15,340人次;台南市政府衛生局表示,目前台南腸病毒疫情持續穩定中,第36週門、急診腸病毒就診人次共計733...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承接過去服務經驗 大林慈濟成立失智服務據點為配合衛福部推動長照2.0政策,嘉義大林慈濟醫院投入更多能量參與長照服務,成立一級單位長照服務中心,連結過去三年承接衛福部樂智據點服務經驗,持續設置失智社區服務據點,包括大林鎮、溪口鄉、梅山鄉等五個鄉鎮,共設置七個服務據點;大林...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新竹縣一名45歲的張女士(照片為示意圖,非本人),4年前,洗澡時摸到乳房有小硬塊,沒想到硬塊越長越大,趕緊就醫檢查,竟發現是乳癌第3期;治療期間,一共接受1次手術、8次化療、25次電療及18次標靶治療,雖然很擔心治療的副作用如噁心、嘔吐、掉髮,但因為親友的關懷與與醫療團...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