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老翁末期心衰竭 心臟移植獲新生

老翁末期心衰竭 心臟移植獲新生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一名63歲的楊先生,7月突然感覺呼吸困難、全身無力,就醫診斷為急性心肌梗塞,經過數度心律不整、休克、插管急救,並使用葉克膜,醫師評估為末期心衰竭,心臟移植是唯一救命的方法。所幸,楊先生等待2個月,終於等到適合的心臟,日前順利完成移植手術,已康復出院。 

末期心衰竭 只剩下心臟移植一途

台北慈濟醫院心臟血管外科主任諶大中表示,輕度心臟衰竭可透過藥物治療、調整生活型態,改善不適症狀;重度病患則須手術治療,例如冠狀動脈繞道手術、心臟瓣膜手術、左心室減容手術,但僅能暫時延長生命與改善生活品質;末期心衰竭者,當藥物及手術治療無效時,只剩下心臟移植一途。 

等待心臟移植有234人

不過,諶大中主任說明,國內器官捐贈人數與等待人數相差甚遠,根據器官移植登錄中心統計,等待器官移植病患有9358人,其中心臟為234人,大部分病患須苦苦等待數個月之久,才能有適合的心臟進行移植。他呼籲,若真的面臨生命結束,最好能夠捐出器官,讓需要器官移植的人重獲新生。

心臟移植手術 成功率達9成

諶大中主任強調,目前心臟移植手術成功率約9成,但仍可能發生心律不整、聲音沙啞、栓塞、中風、呼吸衰竭、腎臟衰竭、肝臟衰竭或其他器官衰竭的風險,且病患須終生服用抗排斥藥物,建議按時回診、配合醫囑進行檢查,才能維持正常生活。

推行無心跳器捐 嘉惠等候移植患者

為了鼓勵器捐大愛行為,衛福部10月6日開會同意推行無心跳器捐,適用對象為同意安寧緩和醫療及願意器捐者,當病患心跳停止5分鐘後,就可摘器官捐贈;無心跳器捐者比照現行腦死器捐者,若捐出2個以上的器官,其中1個可以指定受贈對象,可望嘉惠更多等候移植的患者。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5524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在工廠擔任技術員的36歲楊先生,近1個月來,雙腳開始浮腫、常感覺疲憊、且隔一段時間腰部出現疼痛。透過家醫科門診檢查後,發現腎功能下降,並有血尿和蛋白尿,腎臟腫大並有大大小小水泡,被診斷為多囊性腎臟病,是一種慢性腎臟病。台南市立醫院家庭醫學科主治醫師王威傑表示,多囊性腎臟...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義輝報導)今年63歲的黃姓婦人,多年來都在工地從事粗活,今年初開始感覺四肢無力,連拿盤子都會摔破,進而到醫院就醫;結果被診斷為頸椎韌帶鈣化,並壓迫到頸椎神經,嚴重時症狀會類似中風癱瘓,所幸經由後位手術切除椎弓,讓脊髓神經保有彈性空間,患者術後恢復狀況良好。收治這名婦人的臺中慈濟醫...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許碩穎報導)一名五十歲媒體業主管,因工作壓力大,長期睡眠不足、精神不濟,每天吞一顆綜合維他命加上來路不明的中藥,就以為可以維持體力,長期下來,不僅失去健康,還被醫生判定終生都得洗腎;另有一名七十六歲洗腎五年的婦人,過去為了緩解關節痛,每天吃止痛藥,導致腎功能受損,必須每周洗腎,日前...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許碩穎報導)有些媽媽為小嬰兒換尿布之後,發現小孩身上仍有尿騷味。針對此現象,網路上許多媽媽社團主張是孩子水喝太少,多給水喝就能改善;大家都說沒事多喝水,寶寶也應該多喝水嗎?醫師提醒,小孩清潔後若還是覺得有臭味,可能是罕見疾病,不得不慎!臺安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陳萬德表示,一歲以下的孩...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