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兒童焦慮、易怒情緒障礙~多來自父母壓力

你家的孩子經常有焦慮、易怒的表現嗎?醫師指出,一旦孩子出現情緒障礙,應抱持尊重、了解、接納和關懷的態度,試著減少孩子壓力的來源,同時需與父母討論如何改變互動的狀況,甚至安排家族治療,必要時加上藥物治療,以降低情緒障礙風險。

兒童焦慮 易怒情緒障礙~多來自父母壓力

醫師李佳蓉(如圖)表示,情緒問題並非成人專利,兒童情緒障礙值得注意。(圖片提供/奇美醫學中心)

奇美醫學中心精神科主治醫師李佳蓉表示,情緒問題並非成人專利,現代兒童因為家庭、學業等因素而飽受情緒困擾者,愈來愈多。臨床發現,兒童有情緒問題,女孩常以焦慮的形式表現,男孩則多以行為問題表達,父母態度通常是關鍵。

兒童情緒障礙 多來自父母壓力

除此之外,臨床研究發現,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的孩子,約有4成左右同時合併了情緒障礙問題,自閉症類群疾患更有7成會有情緒及行為問題。此外,兒童的焦慮、憂鬱、衝動相關疾患,都可能表現出明顯的易怒情緒。

基本上,家庭環境、父母的管教以及天生的體質等,都和孩子的情緒行為障礙有很大的關係。甚至很多壓力都源自於父母的期待,尤其孩子的情緒問題,其實都反映了父母的行為和想法。減輕內心壓力,是改善親子間情緒困擾的第一步。

兒童焦慮 易怒情緒障礙~多來自父母壓力

現在小孩動不動就生氣,小挫折就哭,容易衝動,情緒化。

兒童有情緒障礙 父母是情緒教養老師

李佳蓉醫師強調,現在小孩動不動就生氣,小挫折就哭,容易衝動,情緒化。到了青春期後,沒有目標、沒有動機,不知道自己要什麼,也沒有解決問題的能力,遇到挫折就會自殘,或自我放棄。

面對兒童情緒障礙問題,父母是最重要的情緒老師。建議應從家庭中的情緒教養開始訓練著手。且必須認知教養孩子就好比是一場馬拉松競賽,做為父母不必過於緊張、氣憤或因為外界的看法而急著為孩子打分數。

另外,情緒障礙的孩子,宜使用多層面的治療方式,包含藥物治療、行為治療及親職技巧等。若併有其他兒童神經發展或是情緒疾患,藥物可調整腦中神經傳導物質,改善腦功能,也可讓行為治療及親職技巧事半功倍。

同時,行為治療可使用個人或團體的方式,協助覺察情緒,並採用適切的方式表達,其中人際互動與團體行為治療是常使用的方式,藉由創造動態的互動環境,更直接的演練情緒覺察及控制技巧,以減少對立並促進孩子與父母親的關係。

資料來源:華人健康網(http://www.top1health.com/Article/251/66720)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上華人健康網www.top1health.com 看更多健康資訊

【延伸閱讀】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蘇湘雲報導)75歲王先生因有高血脂症等慢性疾病,服用史他汀類(Statins)等降血脂藥長達10年。服藥期間,常覺腿痠痛,以為是糖尿病所引發血液循環不良造成,後來疼痛蔓延至全身,無力行走,轉至國泰綜合醫院就診,診斷為橫紋肌溶解症,醫師進一步追查發現,竟是史他汀類等降血脂藥物引起,停...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一人中風,全家發瘋!」當家人發生中風,最不幸又是經濟支柱倒下,家中幼的幼、老的老,你該怎麼辦才好呢?國內外研究都證實,家屬透過參加支持團體或病友會,有助病患及家屬適應疾病後的生活及復原。腦血管疾病 國人第4大死因台灣腦中風病友協會祕書長、雙和醫院神經內科主治醫師陳龍指...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年輕人若是有活躍的性關係,可得要當心感染性病!泌尿科門診中,就發現有好多年輕人感染淋病;醫師提醒,淋病若未能獲得治療,恐有不孕危險,而且得要男女一起同時治療,才能避免相互傳染。分泌白黃色分泌物 泌尿道疼痛衛福部桃園醫院泌尿科主治醫師莊恆彰表示,最近有好多年輕人因為感染淋...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不少上班族常抱怨沒時間運動,運動真的需要特別挪出時間嗎?專家建議,利用上班前、中、後的時間,例如多爬樓梯、午餐後多散步、休息時做伸展操、騎單車通勤,或是利用公司健身器材、參加運動社團,就能增加身體活動量,工作也能更有效率。運動333建議量 國人僅3成達到台北市立大學運動...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