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老翁輕忽疝氣 腸阻塞差點送命

老翁輕忽疝氣 腸阻塞差點送命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腹部腫脹凸出物 小心恐是腹股溝疝氣

一名73歲老翁,長期有右側腹股溝疝氣問題,因行動不便,長期臥床,起初並未覺得異狀,偶有鼓脹感,但只要不用力或平躺就沒事,因此遲遲未就醫;某次,老翁發現鼓脹感變大,持續兩三天都無法進食,甚至一度休克,緊急就醫,醫師發現是因右側腹股溝疝氣造成小腸阻塞,經緊急微創腹腔鏡手術後,所幸已無大礙。

直接型腹股溝疝氣 易因年紀增長出現

腹股溝疝氣,主要是因部分腸子凸出到腹股溝附近造成,又稱為墜腸,小朋友的腹股溝疝氣,多為間接型且天生的,至於直接型的腹股溝疝氣,則會因年紀增長變多,男女比例約9:1;台南市立醫院外科醫師邱瀛毅指出,患者常會感到腹股溝處有鼓脹感,或有隱隱作痛、明顯的腫塊突出等症狀。

解決復發型疝氣 可採腹腔鏡疝氣手術

但臨床上,許多患者久站後、腹部用力時症狀較為明顯,但平躺後突出的腫塊會自行縮回體內,導致患者常延誤就醫;邱瀛毅醫師表示,治療上,採以傳統疝氣修補手術或腹腔鏡疝氣修補手術,若為復發型的疝氣,則可透過腹腔鏡疝氣手術處理,不但恢復較快,住院天數少,能盡快恢復日常生活。

疝氣延誤病情 嚴重恐腸壞死

若發現當提重物或用力時,腹部和大腿交接處有凸出物,且有下墜感或疼痛感,就恐是腹股溝疝氣,應盡快就醫檢查;邱瀛毅醫師呼籲,尤其長期臥床的長者,更需特別注意,一旦延誤就醫,疝氣狀況持續惡化,嚴重恐造成腸壞死,不得輕忽嚴重性。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5718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現年40歲的林小姐,30歲時因為泌尿道感染,意外發現自己得了糖尿病,開始使用藥物後,因為不忌口,且抗拒自己已有「糖尿病」,服藥一直不規則,也從不自我監測血糖,導致體重一度超過77公斤;就在定期回診時,和醫師一起檢視儀表板綜合資訊與趨勢圖,明顯看到糖化血色素飆,且出現蛋白...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公費流感疫苗開打,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宣布從15日起分3階段施打,第1階段接種對象為國小至高中學生及醫事人員。專家表示,透過校園集中接種,能間接保護家中其他老年人及幼兒等高風險族群,提醒家長踴躍讓孩子打流感疫苗。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今(15)日舉辦「守...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別以為只有吸菸才會有肺癌,小心罹病不自知!65歲陳小姐與丈夫一起經營自助餐將近20年,處於大火油煙的高熱環境下,常讓她戴不住口罩,直接面對油煙。回家後又繼續煮飯給家人吃,也忙得忘了開抽油煙機,2年前丈夫才因罹患肺癌1年多就急速過世,讓她突然意識到長期的呼吸不順可能並不...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傅婷/台北報導】有過低血糖經驗的人都認為是場夢魘,可能引發心悸、手抖、冒汗、飢餓、頭暈、注意力無法集中、意識混亂、行為改變、昏迷、抽搐等症狀,嚴重時甚至會導致死亡。醫師指出,低血糖雖然為糖尿病患者常見的急性併發症,不過也有少數非糖尿病患者可能會罹患如器官衰竭、敗血症、營養不足等,因此有...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