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老覺得自己又累、又變醜? 輕熟女恐犯6大生活習慣錯誤

▲不想又累又變醜,每日3蔬2果最好不能少。(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老是覺得自己又累、又變醜?最好先問問自己是不是犯了這些錯誤。董氏基金會進行「身體快樂指數調查」就發現,以20到39歲女性身體快樂指數表現最差,不及格者超過一半;尤其那一些自認又累又變醜的女性常有蔬果吃不夠、便祕、晚餐太晚吃、吃宵夜、睡太少、運動不足的問題。

董氏基金會是在2013年與2016年針對2136名民眾進行這項「身體快樂指數調查」,結果顯示,女性整體身體快樂指數分數為61.2分,較男性的65.1分不快樂。

調查也發現,20到39歲女性的蔬果攝取與其他年齡層比較,不足情況最為嚴重,每日至少3份蔬菜及2份水果的目標之下,有8成每日蔬菜攝取不足、7成每日水果攝取不足,甚至可能成為準腸躁症病患。

台北榮總內視鏡診斷與治療中心消化內科醫師王彥博說,要改善便祕型腸躁症或慢性便祕,每日應至少攝取25到31克膳食纖維,且培養規律的運動習慣與每日固定特定時間培養便意,皆有助於排便與舒緩便祕症狀。

王彥博建議,站在預防及舒緩腸道症狀的角度,應攝取足量蔬果,可以多吃高膳食纖維及低腹敏的蔬果,水果即可選擇:木瓜、柑橘類、奇異果、檸檬、葡萄柚、草莓、番茄、百香果、火龍果、鳳梨、香瓜、哈密瓜、蔓越莓、藍莓、覆盆子、楊桃、榴槤、葡萄等。

董氏基金會營養師莫雅淳則提醒,除了至少應攝取3份蔬菜、2份水果外,也應避免高油、高糖食物的攝取,尤其是下午茶;如果覺得處理水果很麻煩,可事先幫自己準備水果盒,前一天先切好,也不必擔心水果切好放隔夜營養會流失,因研究顯示只要在處理過後存放在冷藏庫中,營養素流失是有限的。

照片來源:翻攝自Pixabay

【匯流筆陣】
CNEWS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mail protected],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CNEWS匯流新聞網:https://cnews.com.tw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猜猜看,牙齒矯正要幾年才能完成呢?兩年、三年?很多人聽到這裡就開始心生猶豫,但假設今天有機會在半年內完成矯正療程,你會如何決定?百聞不如一見,這次就讓我們透過國際級隱適美矯正大師邱琬棋醫師的得獎案例,一睹「隱形輕矯正」是否真能夠用半年的時間打造令人滿意的微笑曲線!     這次收...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本土疫情不但全台遍地多點開花,且又創新高!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31)日公布國內新增239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87例本土及152例境外移入(96例為航班落地採檢陽性);另確診個案無新增死亡。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本土個案單日新增87例...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基隆36萬人口將進行「類普篩」,引發外界對過去一向持反對普篩立場的指揮中心的質疑,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31)日下午在疫情記者會上強調,過去不做是因為材料的精確度還不夠,而這一次基隆「類普篩」也不是要找感染源,而是要圍堵,如果試辦效果好,未來再有區域性的...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台灣本土疫情再度「多點、不明」大爆發,台北市長柯文哲也向中央喊話,共存跟清零已經到了交叉點,政府該做選擇了。對此,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31)日強調,目前還沒有到放棄清零的決定點,但他也說,走向共存這是一個趨勢,如果染疫率超過2成, 你也不得不共存。 本...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