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耳朵持續悶塞感 恐為鼻咽癌徵兆

(健康醫療網/郭庚儒報導)45歲的李先生,今年4月開始左耳有悶塞感,因聽力沒有影響,起初不以為意,但悶塞感一直持續,到診所就診診斷為感冒引起,醫師交代按時服藥多休息;不料,半個月情況仍為改善,做了中耳通氣管置放手術才好轉,但2個月後卻在頸部摸到腫塊,到醫院檢查確診為鼻咽癌。

收治這名患者的衛生福利部豐原醫院耳鼻喉科主任張煜謙表示,該病患耳朵的悶塞感是因鼻咽癌壓迫同側耳咽管,導致中耳腔通氣不良而產生積水,頸部腫塊則是因鼻咽癌循著淋巴系統轉移至頸部淋巴結所致。

張煜謙指出,5成的鼻咽癌患者會有頸部淋巴腺腫情形、單側耳朵悶塞感持續2週以上、中耳積液、鼻塞、鼻涕中帶有血絲或有複視等病症,平均發生年齡為40至50歲間,因鼻咽位於鼻腔的最後方,受限於解剖位置及部分病人的咽喉反射,很難在早期發現。不過,早期診斷早期治療,5年的存活率可達85%以上。

張煜謙提醒民眾,季節轉換容易有過敏性鼻炎、鼻塞、打噴嚏、流鼻水的情形,感冒時也會有耳朵悶塞感,一般做吞嚥動作可以稍微緩解悶塞感,但若是持續超過2週都未獲改善,應儘快就醫檢查。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2183

相關推薦

在生活中喝水是一件很是普通的事情,每個人每一天都在喝水,喝水對於身體來說是有好處的,可以很好的補充身體所需的水分。(Getty Images)  在生活中喝水是一件很是普通的事情,每個人每一天都在喝水,喝水對於身體來說是有好處的,可以很好的補充身體所需的水分;對於身體的新陳代謝是有好處的...

閱讀詳情 »

  (本圖翻攝自今日頭條,下同) NO1.車前草,其中的「熊果酸」在癌症發生的各個階段均有抗癌作用,而且還有抗突變,誘導癌細胞分化,提高細胞免疫力的功效。典型外貌特徵便是其高高挺立的「圓柱形穗狀花序」。 NO2.蒲公英,又名婆婆丁,其中豐富的黃酮類物質,不但能抗癌防癌,還能擴張血管、抑菌殺...

閱讀詳情 »

圖翻攝自toments.com 下同 很多人都告訴我們,千萬不要把棉花棒伸到耳朵裡面,除了會破壞耳膜之外,也會使聽力受損,但我們總是看過一遍之後,還是會挖自己的耳朵,還會想從裡面摳出什麼。 而最近牛津大學的學者卻有一套新的手法來解釋說,我們不應該把手伸到耳朵裡面。他們表示:「其實耳朵本身就有一種功...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年過五、六十歲的婦女朋友看過來,如果妳的臉上經常冒出青春痘,可別以為是青春的象徵;中醫師提醒,中年婦女容易在臉上長痘子,就很有可能在體內有熱毒,長在體內的痘,就可能是癌症了! 罹癌和飲食與睡眠大有關係 近年來,婦女罹患癌症的比例逐漸增加,尤其是乳癌高居第一名,根據衛福...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