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耳溫槍「不加套」量比較準? 別信謠言了!食藥署給正解

▲(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防範新冠肺炎,除了戴口罩、勤洗手之外,量測體溫更成為學校、各大公共場所及公司行號進門的第一道關卡,但網路卻流傳著「使用耳溫槍時不加耳套會比較準確」說法,讓食藥署急著跳出來澄清闢謠,提醒有些耳溫槍非得套上耳套才能量出正確的結果。

身體一有不適,體溫常常是居家監控病情的第一道指標,目前市面上量測體溫工具很多,又以操作簡便快速的耳溫槍,是一般自行量測體溫的熱門選擇。

食藥署在食藥署闢謠專區強調,目前市面上有部分耳溫槍是必須搭配專用的耳套使用,套上耳套才能量出正確的結果,另一方面亦是為了衛生因素,避免因不同人使用而增加感染風險。

針對耳套的使用,食藥署提醒,有耳套設計的耳溫槍,必須套上原廠專用耳套才能使用,但必須注意耳套不能有破損;無耳套設計的耳溫槍,使用前則應以原廠所建議的方式清潔,在清潔完畢後,可能會使溫度略微降低,需待數分鐘後才可使用。

另外,由於各耳溫槍廠牌耳套的材質、尺寸、形式等不盡相同,並不建議互換不同廠牌之間的耳套,以免影響測量結果。食藥署也不建議民眾自行使用保鮮膜代替耳套。

食藥署說,民眾使用耳溫槍前應詳閱操作說明書,以正確的方法量測體溫,因為人體溫度會隨著個人的生理狀況(如性別、年齡、活動量等)有些許差異,若第一次量測結果異常,建議休息半小時後再量,若體溫仍高,建議戴上口罩前往醫療院所就醫。

照片來源:翻攝自Pixabay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口罩洗手效應「流感就診5年新低」 男遊泰國染茲卡病毒今年首見

劣!檢疫男兩度溜出門倒垃圾、逛賣場 罰不怕北市直接強制安置

【匯流筆陣】
CNEWS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mail protected],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CNEWS匯流新聞網:https://cnews.com.tw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翻攝今日頭條,下同   高血壓是一種基礎性疾病,也是老年人常見疾病,​​對多種心腦血管疾病都有明顯的誘發作用。為此,千方百計控制血壓十分必要。今天要告訴大家的是,除了按照規定服藥、改善生活習慣之外,中老年人經常吃一種食物,能從源頭上達到控制血壓的目的,它就是黑芝麻。 黑芝麻的營養價值 黑...

閱讀詳情 »

翻攝海峽線上、tt,示意圖非本人   台北一名32歲的輕熟女在開完刀回家後感覺到肚子痛,只好再回去求助醫生,醫生幫她做完X光檢查後,推測是腸胃道被宿便塞滿,於是開瀉藥給她服用,沒想到她回家後竟拉出長達「46公分」的寄生蟲!   醫生說可能是因為這名熟女太愛吃生魚片,寄生在生魚片...

閱讀詳情 »

翻攝obatpenyakitambein、pengobatantradisionaldiabetes   現在很多人工作忙碌、生活緊張且飲食習慣不正常,在這樣的生活型態下衍生了一種普遍的文明病「痔瘡」。這雖不是緊急病症,卻讓人坐立難安,且往往難以啟齒的關係而延遲就醫。你相信嗎?擦屁股的方...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