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耳鳴是生理退化警訊 研究:與睡眠呼吸中止症風險相關

耳鳴是生理退化警訊 研究:與睡眠呼吸中止症風險相關

耳鳴是身體生理退化發出的警訊!對於可能罹患睡眠呼吸中止症的高風險族群而言,耳鳴是對患者發出儘速就醫需要的警鈴。根據第12屆國際耳鳴學術研討會最新研究顯示,有耳鳴困擾的患者,擁有較高機率罹患睡眠呼吸中止症,所幸儘速接受治療後,皆可獲可得改善。

睡眠呼吸中止症是國人易忽視的病症,睡覺時若口鼻呼吸氣流停止大於10秒就屬於睡眠呼吸中止症。資深耳鼻喉科醫師李宏信說明,睡眠呼吸中止症患者的大腦無法在睡眠時獲得足量氧氣,導致排毒不佳,腦內堆積的蛋白質無法及時代謝,大腦就易引起發炎反應,導致患者昏沉甚至耳鳴,全身也會出現一堆毛病。

李宏信進一步表示,當耳內循環不好、血路阻塞不通、神經壞死導致耳內中風,就會引發耳鳴、重聽甚至耳聾等症狀。患者若未把握治療黃金期儘早就醫,一般耳鳴的發生,初期耳鳴聲音很小,時有時無,因此常令人疏忽,以為不嚴重而不治療,但隨時間拉長,耳鳴聲音逐漸大聲,且持續不停,容易影響睡眠,也有人越是失眠,耳鳴就越加嚴重,有人因此困擾幾乎抓狂,耳鳴聲會愈來愈大,愈來愈尖銳,甚至發作時間長達24小時,恐造成聽神經不可逆的傷害。

過度疲勞、緊張、情緒不穩、用腦過度等有形無形壓力和飲食習慣亦會間接導致內耳血管過度收縮而栓塞,使血液循環不順、局部缺血而引起內耳神經萎縮病變,造成耳鳴症狀。

初期耳鳴患者只要多休息、調整作息、清淡飲食,大多可不藥而癒。若為耳鳴超過半年以上,則需耐心服藥半年至1年及可達到病情控制之效。就算耳鳴多年以上的患者,只要配合醫囑耐心服藥1至2年時間,亦可獲得改善。病人必須有耐心接受治療,同時家人、朋友、醫護人員也必須有耐心協助病人遠離耳鳴困擾。

李宏信解釋,治療耳鳴通常以促進內耳血管暢通、增加血液滲透作用及幫助神經細胞活化再生、抑制血管過度收縮三大類藥物為主,來打通內耳血液循環。並輔以神經營養劑及促進血管擴張的藥物或營養素,活化再生已受損萎縮的內耳神經,使其恢復正常功能。一般臨床上,耳鳴病人只要耐心治療,均可使耳鳴聲音逐漸受到控制,過一段時間若又過勞或焦慮,仍有可能復發,但只要及時補充治療,很快就能痊癒。

家醫科李政道醫師提醒,民眾千萬不要輕忽睡眠障礙或睡眠呼吸中止症,只要及早接受治療,就能改善睡眠品質並免除未來對健康的危害。耳鳴患者除了耐心遵照醫囑服藥,平日要適度抒發壓力與緊繃情緒,避免高鹽、高糖分、高膽固醇飲食,從身心與飲食治療雙管齊下,皆有助快速恢復聽力,此外也應留意潛在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等,才不致因這些疾病惡化而影響耳鳴病情。

更多健康資訊一次滿足!點此進入【NOW健康】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國內每年約新增1萬名乳癌患者,除了飽受化療之苦外,還必須額外支付如營養品、副作用照顧,以及必要生活支出約20萬元,對乳癌病友來說,身體、經濟同時承受沉重的負擔。為此,「勇源輔大乳癌基金會」今天舉辦成立大會,將提供乳癌病友藥物治療、生活救助、乳房重建等急難救助金。勇源輔大...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郁梵報導)很多人都喜歡在寒冷的冬天窩在家裡吃火鍋,為了替民眾的健康做好把關,台北市政府衛生局特地執行市售火鍋料專案抽驗計畫,結果發現,10件凍豆腐中,竟有4件違法添加防腐劑「苯甲酸」,不合格率高達40%。台北市政府衛生局執行市售火鍋料專案抽驗計畫,抽驗地點包括傳統市場、火鍋店、超...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56歲中年男子,今年9月突然出現嚴重呼吸急促,無法平躺呼吸,必須端坐才能呼吸,家人立即送往醫院掛急診,緊急插管並住進加護病房治療,呼吸才恢復正常;經醫師進行心臟超音波檢查發現,他因心臟瓣膜鍵索斷裂造成二尖瓣閉鎖不全,建議進行二尖瓣膜修復手術,目前恢復良好。台北市立聯合醫...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癌症治療往往會因為化療而出現掉髮副作用;為此,光田綜合醫院日前舉辦「魔髮奇緣之讓愛散播」活動,有6位民眾現場公開捐髮,有母女檔、姊妹檔一起出席,年紀最小的女孩只有6歲,她們希望有更多樂於助人的民眾挺身而出,讓這份愛繼續散播出去。今年才6歲的愛心捐髮人陳蓉嫻小妹妹,有次在...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