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耳鼻喉科醫師創意改良面罩 疫情當前醫病皆保障

耳鼻喉科醫師創意改良面罩 疫情當前醫病皆保障

【NOW健康 陳木森/台北報導】新冠肺炎肆虐全球,民眾有呼吸道症狀時周遭人人自危,這波疫情首當其衝的就是耳鼻喉科醫師,使得醫師面對前來看診的患者都格外擔憂,因必須近距離面對病人做檢查及治療,特別是病人有呼吸道症狀時,正面受到的飛沫傳染防不勝防。日前中央疫情指揮中心為了保護醫療人員的健康安全,發配面罩供醫師使用,以阻隔飛沫傳播,但發配的面罩配戴時卻會與耳鼻喉科醫師使用的頭鏡衝突,就有資深醫師創意發想巧手改造,讓看診過程中醫病雙方皆安心,並將作法熱心分享給其他醫療人員。

 

這位創意發想的資深耳鼻喉科醫師,正是宏仁診所院長李宏信醫師。他表示,頭鏡是耳鼻喉科醫師看診時的必備器械,用來照亮視野,方便醫師清楚觀察耳道、鼻腔及口腔。然而,防疫期間看診時雖然可以配戴口罩來隔絕患者口腔飛沫,但醫師眼睛必須非常靠近患者觀察口鼻,毫無遮蔽情況下如同防疫「破口」。

 

李宏信認為,這個防疫「破口」若沒有及時圍堵,很可能讓醫護及患者間陷入交叉感染的風險。後來從安全帽鏡片獲得靈感,在另一個頭套上加裝一面鏡片,就能有效隔絕患者口沫。

 

所謂頭面鏡可以自創,先購買A4大小之塑膠片,在其上方5公分處,以強力膠黏上長約60公分的鬆緊帶,再依據頭圍大小打結固定,配戴時先將此透明塑膠片套上後,再戴上醫師醫師頭燈,則可保護醫師的本人同時,仍確保能正確檢查患者,達到預防及正確治療病人的雙重效益。

 

李宏信醫師提到,由於鏡片放在頭鏡前,可能降低頭鏡光源亮度,於是發展出2.0版,在鏡片上安裝鬆緊帶,配戴頭鏡前先套上鏡片,如此就能在充足的光源下近距離觀察患者口鼻,又能有效隔離口沫。

 

耳鼻喉科醫師創意改良面罩 疫情當前醫病皆保障

▲戴上自創面鏡,既可保護醫師,且仍能正確檢查患者,達到預防及正確治療病人的雙重效益。(圖/宏仁診所提供,NOW健康製作)

 

家醫科醫師李政道表示,新冠肺炎是冠狀病毒感染,主要也是感染呼吸道,所以造成的症狀跟流感相似,連醫生也都要謹慎以待,以免自己在看診時被帶原者感染,又傳染其他醫護人員或病人。這樣的創意巧思確實發揮很大的作用,有效隔離病毒透過口沫傳染的途徑。

 

日前WHO公布新型冠狀病毒10大主要症狀包括:發燒、乾咳、倦怠、有痰、呼吸急促、肌肉或關節痛、喉嚨痛、頭痛、發冷、噁心或嘔吐。在病毒潛伏期間,甚至沒有任何症狀。因此李宏信呼籲民眾,若自覺有上述症狀,近期又有出入疫情國家及地區旅遊史或接觸疑似感染者,就診時務必完整告知醫護人員,並戴上口罩,以免殃及旁人。

 

衛福部疾病管制署也提醒民眾,防範新冠肺炎,除了自覺有症狀立即就醫篩檢,長期處於空氣不流通的密閉空間中須戴上口罩,最好的方式還是養成良好衛生習慣,在飯前及如廁後勤用肥皂洗手,避免用手觸碰眼口鼻,才能遠離病毒威脅。

 

更多NOW健康報導
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武漢肺炎)整理包
新冠病毒常見「氣溶膠傳播」 哪些公共區域最危險?

更多健康資訊一次滿足!點此進入【NOW健康】

★編輯嚴選:自己的命自己救! 罹癌鬥士從免疫細胞找到奇異轉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許碩穎報導)日前八仙水上樂園發生粉塵爆炸,造成近五百人程度不一的燒燙傷,目前除了積極治療外,術後病人還要面對心理重建的漫漫長路。職能治療師中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張自強指出,受到粉塵爆炸的病人,在治療初期經歷急救、清創、植皮等手術帶來極大的痛楚外,在心理也會經歷事件後的否認現實、生氣自...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許碩穎報導)新北市八仙樂園的粉塵爆炸意外發生後,一度傳出全台血液量不足的消息,全台民眾立即挽袖捐出熱血,幫助失血過多的傷患得以延續生命,在哀痛之餘看見人性光明面。然而,關於捐血與輸血、捐血者篩選及血液供應上將於七月一日開始採取「男性血漿優先供應臨床輸血」與「女性分離術捐血者增加白血...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每天睡超過5小時、花時間運動就是浪費生命。」經歷蘋果、微軟、Google等打磨的光環,更在微博有5千萬粉絲,曾獲選時代雜誌百大風雲人物,人稱青年導師的李開復,直到2年前罹患淋巴癌前是這樣認為。如今,李開復發表新書,分享罹患癌症,讓他修了7個死亡學分,知道生命該怎麼過才...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八仙樂園發生粉塵爆炸意外,造成498名燒傷患者,目前仍有182名正在加護病房觀察救治。傷患、家屬及醫療人員,三方都面臨龐大壓力,為此,衛福部、健保署及醫師公會全聯會,共同成立24小時「塵爆服務專線」,民眾若有相關疑問或需要協助都可撥打。中華民國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蘇...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