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職業選手果嶺旁的擊球法

高爾夫球短桿極為重要,無論是劈起桿挖起桿推桿。只要這三支稍微靈光一點,戰績就不致太坏,不僅超出柏忌的機率大幅降低,打擊桿數也會穩定下來。其中劈起桿尤其重要。我們在職業高爾夫球賽轉播,可以看到高手們在果嶺旁,以劈起桿救球,是很少失敗的,而且贏球的人往往都有能力從果嶺外直接打進洞內。

果嶺旁的擊球法有好几種,如何處理這種狀況,筆者曾經請教臺灣短桿高手郭吉雄老師及阮清吉老師,他們的看法是:

  1. 使用不同的球桿,打同樣的落點:如比較遠則以沙桿打,因其滾動幅度較小,反之如較近則以十、九、八或七號鐵桿處理,但其落點均選在距洞口相同之處。
  2. 以同樣的球桿打不同的落點:距離近者,落點選在較近洞口之處,遠者落點則較遠,此種打法依每位球員的習慣選擇球桿,挖起桿、劈起桿或九、八、七號桿均有人使用,但一般以挖起桿及九號桿居多,這種方法比較適合業余球員,因業余球員練習時間較少,使用一支熟練球桿,較能減少失誤。
  3. 如果果嶺旁不是很長的草,此時就可以選用推桿,取代劈起桿。此種打法在美國很流行,尤其職業選手用相當多。我們在電視轉播上可以看到,美國的球場果嶺大,旁邊的草亦修得很短,所以許多人采此打法。而國內通常以業余球友使用此法居多,主要因為挖起桿、劈起桿不熟練,運用推桿可以減少失誤。這種方法其實亦相當好,尤其適用于一百桿出頭的人,為了要破一百桿的記錄,不妨多用此一方法。
  4. 直接進洞法:此一方法廣為職業選手采用,其使用的球桿均以挖起桿改造而成,角度較大,將每個球直接打得高高的,落起后又向后轉,讓球落在洞口停止,很多歐美選手使用此一打法,國內倒是很少人使用。此種打法需有高技巧,且要十分精准才行。
  5. 滾動法:此一方法就是采用九、八或者七號球桿,將球推送上果嶺,讓小白球滾到洞口。此種打法,較有機會進洞。但是也有缺點,即碰到果嶺快時就「溜溜去」,很難控球。此種方法,我們業務球員最常運用,一般而言,失誤較少。

除了以上五種方法外,當然,維持心理平衡也是相當重要的,稍有疏忽,即可能失手。

最后,筆者針對果嶺旁的擊球,再提供數點意見供球友參考:一、選擇滾動最大的球桿,如九、八號鐵桿或推桿,較不容易失誤。二、模擬打擊几下,將有助于打近洞口、減少失誤。三、從容不迫。不要緊張。四、仔細選定落球點。五、找出自己最適當的打擊方式。六、保持握力不變。七、短握球桿。八、注意擊球。只要注意以上几點。相信會有意想不到的佳績。

印刷界的高手朱鑫富先生是高爾夫球場上的長青樹。在球場上的風度奇佳,被球友所肯定。他非常注意打球的姿勢、穿著、禮儀和規則,所以也被稱呼為高爾夫紳士。廣結善緣更是他做人處事的風格,但果嶺旁的技巧才是他的專長。

 

相關推薦

從屋頂上一躍而下,驚險的場面卻只排在第10名,因為接下來一個比一個還要扣人心弦。在墨西哥的房屋巷弄,或是美國加州越野地區的下坡俯衝,速度感十足,不過還是比不上,停不下來的層層階梯。而什麼叫做藝高人膽大、人小志氣高,看看年僅14歲的Jackson,他在智利的城市下坡賽,展現超凡的控制能力,榮獲年度第六...

閱讀詳情 »

中華職棒總冠軍隊LAMIGO桃猿轉手給日本樂天,除了打擊教練曾豪駒接任總教練以外,又重新招募了兩位前桃猿選手林英傑跟林政億,分別擔任牛棚教練跟二軍打擊教練,陣容龐大是中華職棒四隊之最。(陳楷報導)雖然走了洪一中、吳俊良跟郭建霖三位資深教練,但是樂天桃猿又聘請這兩年退休的錢前桃猿選手林英傑跟林政億回來...

閱讀詳情 »

教士隊後援投手Munoz飆出100英里的速球,拿下救援成功,誇張的直球均速讓他登上大聯盟精選2019年十大驚奇菜鳥投手之一。根據統計他本季出手416球,只投四縫線速球跟滑球,四縫線比例68%,重點是平均速度達到99.9英里,大約是160.7公里。教士隊除了後援,先發投手也上榜。Paddack開季就搶...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