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聽到咳嗽就想逃! 「疫情焦慮症」乾洗手洗到手脫皮

聽到咳嗽就想逃! 「疫情焦慮症」乾洗手洗到手脫皮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雖然台灣新冠疫情非常安全,但只要外出就覺得四處都是威脅,人潮稀疏卻執意戴上口罩,戴上口罩卻保持超安全社交距離,心情每天隨著新確診數字起伏,恐怕是「疫情焦慮症」找上身!書田診所精神科主治醫師施加佐提醒,如果發現自己只要聽到新冠肺炎資訊就會開始緊張,最好讓自己脫離一下,不要一直關注。


施加佐表示,最近門診中有1名病患開口說,自己似乎有了「疫情焦慮症」,每天都在擔心確診人數,外出總擔心別人不戴口罩或咳嗽,頻繁用酒精噴手到脫皮,仍然忍不住一直使用乾洗手,看到醫院的防疫措施就非常緊張,擔心自己與家人得病,加上營運公司暫時停擺,覺得養不起員工,對未來想法非常悲觀。


施加佐解釋,人面對未知或威脅時,多少都會有焦慮情緒,也因為焦慮擔憂轉向負面態度,期間雖然會想辦法怎麼去應對解決,但焦慮太多反而會讓自己不知道該怎麼辦。以此次疫情來說,總是擔心自己與家人得病,也不敢隨意出門,調劑與舒壓管道減少,對疫情怎麼樣規劃應對,自己也毫無頭緒無所適從。


施加佐補充,比較容易焦慮的族群,在門診上來說,女性比率稍高,個性對環境刺激反應比較大,另外還有完美主義者也是,擔心不確定性會讓自己難以應對,不知道下一步該怎麼做才能達到目標,焦慮感就會慢慢浮現。因此,如果發現焦慮心情無以消除,首先就是先暫停一直看疫情資訊的動作,減少視覺與聽覺刺激。


施加佐持續說,一定要學會面對疫情後的生活,至少學會自我滿足,看見與珍惜自有的,學會感恩,而不是一直怨嘆疫情損失。平時看30分鐘新聞知道疫情資訊就已足夠,慎選網路資訊,減少接觸負面資訊,學會正向思考改變看事情視角,並重新整理自己生命中重要大小事的序位,經由適當治療與心態調整,才能與疫情和平共存。


更多NOW健康報導
孩子鼻過敏是小毛病? 醫:時間拖越久影響層面越大
第7例新冠死亡40歲男性 裝葉克膜1個月仍不敵死神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編輯嚴選:節氣交替溼疹易復發 排除體內溼氣中醫這樣調理

相關推薦

  【圖文提供/魅麗雜誌】 打敗年紀 癌細胞最討厭的食物 提升自癒力,從攝取正向能量開始   癌細胞是體內負能量的產物,認識它們討厭的食物與成分,讓癌細胞沒機會在體內滋生亂竄!   有效抑制癌細胞成長的鑰匙,就在你我四周,想要打造一個癌細胞無所遁形的身體,就要吃對食物。...

閱讀詳情 »

【圖文提供/魅麗雜誌】 身體想說的話 肺臟讓悲傷哭出來   疾病發生,或許是提供給人一個機會, 讓你在現世裡,就有重生的動力。   「上一期我們提到,大腸在五行中屬金,肺臟也是,它們是互為表裡的一對臟器,所以肺出問題的基本原因和大腸是很相似的,都和『陰金』的性格有關,而男性可能另...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潘以慈報導)天氣越來越涼,許多民眾都會想吃熱呼呼的火鍋,但小心,食用時應多注意,否則很可能就攝取過多熱量;台南市立醫院營養師翁詩雲指出,多數市售火鍋,包括湯底、火鍋配料,大多數都為食品添加物,加上疏菜恐有農藥殘留,吃多恐怕對身體造成負擔。其實想要健康吃火鍋,建議民眾可嘗試在家煮火鍋...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梁以辰報導)坐骨神經痛是現代人常有的一種症狀,常由於姿勢不良造成坐骨神經或是脊椎受到壓迫而產生,很多人常因為沒有太嚴重的症狀而輕忽。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骨科主治醫師羅浩儒表示,常見坐骨神經痛主要是退化,以及椎間盤突出所造成,若不治療,最終恐癱瘓。坐骨神經是脊椎神經分出來的神經,是全身最...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