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聽見新希望! 這個團隊致力搶救聽障學子

聽見新希望! 這個團隊致力搶救聽障學子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大學三年級的張同學從小就確診聽力缺損,配戴助聽器,上課輔以聽障專用FM系統,但隨聽力衰退,國、高中時已經聽不清楚老師授課內容。大學求學時,只能坐第一排用讀唇方式盡力學習,不懂的部分則在下課後請同學幫忙講解;眼看再過一年就要大學畢業,學習美容專業的他希望步入職場能與顧客順利溝通提供更好服務,與父母商量後決定植入人工電子耳,恰好成為臺中慈濟醫院第200例手術病人。

人工電子耳納健保給付 生活、工作溝通無礙

人工耳蝸是非常昂貴的儀器,除需要專業團隊執行手術,還需要很多人的愛心與捐贈才能成就。臺中慈濟醫院耳鼻喉部吳弘斌主任表示,由於雙側植入電子耳對小朋友的語言學習效果較佳,生活更方便,因此除健保署補助一側電子耳外,慈濟基金會補助另外一側電子耳,幫助小朋友順利學習與生活;大人通常是因疾病或其他因素導致聽力喪失,生活與工作失去溝通能力,如能透過補助植入人工電子耳,對病人本身及其家庭甚至整個社會,都很有貢獻。

人工耳蝸中心團隊 讓每位聽障朋友重獲新「聲」

吳弘斌主任強調,人工耳蝸中心已成立十年,目的就是讓聽障朋友能「聽見世界,說出希望!」,現已完成第200例人工電子耳植入手術,是一個重要里程碑。回顧兩百例手術個案,不乏困難案例,但人工耳蝸中心團隊全力以赴,不僅幫每位病人順利植入電極也讓他們都能聽到聲音,是一項不容易的團隊成就;在學術上,臺中慈濟醫院人工耳蝸中心也發表一系列聽障相關論文,包括基因篩檢、電子耳手術技術改良、電子耳術後聽力師調頻技術等,發表在各醫療期刊。未來仍將稟持初心陪伴聽障的孩子與大人朋友一同成長,步步踏實的往前走,朝向下一個目標邁進。

【延伸閱讀】

乾癬性關節炎不敢「輕舉妄動」! 小心反釀關節僵化攣縮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5370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2021.08.03更新【NOW健康 陳敬哲、陳如頤/整理報導】根據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統計資料顯示,台灣因新冠肺炎(COVID-19)死亡者,截至2021年8月3日為止,已經有791人不幸病逝。隨著全球疫情日益嚴峻,指揮中心每日下午2點固定召開記者會,公布最新疫情報告及相關防疫政策。 自從2020...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世界衛生組織指出,COVID-19疫情流行期間民眾的身體活動量逐漸降低。為減少與他人的接觸,許多人改變習慣由戶外運動轉而居家運動,然而,這些居家運動,對於喜歡戶外的民眾常會覺得意猶未盡。適當防護可戶外運動 戴口罩防感染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公布自7月27日至8月9日調降疫情...

閱讀詳情 »

腎結石會使患者出現腰痠、絞痛及血尿等症狀外,甚至會因尿路阻塞,影響到腎臟功能,若不及時治療,恐進而導致腎衰竭而需終身洗腎。澄清醫院中港院區泌尿外科主任江冠忠指出,雖然疫情當頭,但腎結石病人若有相關症狀時可別強忍,應把握治療期盡快就醫治療,避免造成對腎臟造成不可逆性的傷害。2公分大結石堵住腎臟出口 鈥...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衛福部食藥署2日宣布,四批高端疫苗已完成檢驗封緘作業,對於外傳高端疫苗率先於通過緊急使用授權(EUA)就已進行量產,並送審檢驗有所質疑,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如果等到通過EUA才進行量產,恐怕國產疫苗要等很久才能量產,且先量產也不一定會通過EUA,若未通過E...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