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聽診器有多髒? 研究:潛藏致病細菌

聽診器有多髒? 研究:潛藏致病細菌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聽診器是每位醫師的標準配備,用來「聆聽」患者身體的聲音,幫助診斷病情。然而,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日前的研究指出,聽診器上頭潛藏多種致病細菌,這些病菌都非善類,尤其對加護病房內那些病情嚴重、抵抗力較弱的病人更是威脅。

儘管該研究並沒有證實聽診器上的細菌會直接造成患者罹病,但論文作者羅納·考爾門(Ronald Collman)醫師仍呼籲,醫院應制定消毒策略,避免醫療照護相關感染發生。

聽診器潛藏危機 易孳生致病細菌

根據《科技時報》報導,這篇發表在《感染控制和院內流行病學》(ICHE)期刊上的論文,利用DNA檢測加護病房內20組重複使用的聽診器、20組拋棄式的聽診器和10組全新的聽診器。實驗團隊在聽診器上發現多種致病細菌,包括綠膿桿菌、不動桿菌和葡萄球菌等。其中,被稱為加護病房殺手的金黃色葡萄球菌,更超過半數聽診器遭驗出,其易引起嚴重肺炎或敗血症。

消毒步驟不可忽視 醫師籲制定策略

《富比士》雜誌報導,類似的結果早在2016年就有報告指出,許多醫護人員常常忘記給聽診器消毒,或者採用的消毒方式效果不彰。羅納·考爾門醫師對此表示,他與同仁在就讀醫學院期間,從來沒有被告知要替聽診器消毒。他希望這篇研究能夠喚醒醫院高層,制定消毒策略,讓病人遠離院內感染的威脅。

每年8萬人院內感染  醫療支出多2百億

據估計,台灣每年約8萬人遭受院內感染,平均住院天數延長20天,醫療支出多200億。美國疾管局數據也指出,全美約5%-10%住院病人遭受醫療照護相關感染,每年約170萬件案例,其中造成9萬9千人死亡。醫療照護相關感染已逐漸成為嚴重議題。

嚴防院內感染 醫院器具都應注意

雖然該研究無法證實「髒」聽診器是否會加重院內感染,然而除了聽診器,另一篇發表在ICHE的論文更指出,包括醫師白袍、領帶和手機都可能藏有致病細菌。

針對適當的消毒方法,羅納·考爾門醫師建議,70%酒精具有良好的消毒效果,而且不只醫師和護士應注意,所有醫療相關人員都應該確實執行。

 

參考資料:

1.Vincent R. Knecht et al. Molecular analysis of bacterial contamination on stethoscopes in an intensive care unit. Infection Control & Hospital Epidemiology, 2018; 1 DOI: 10.1017/ice.2018.3192.

2.Contaminated Stethoscopes May Be Spreading Infections, Says Study.

3. How Dirty Is That Stethoscope? There Is Bacteria That Can Cause Disease.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0602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60歲的林姓婦人罹患腎結石,做了3次體外震波碎石治療,但結石依舊「頑強」,根本打不掉,依舊深受血尿、腰痛之苦。天主教輔仁大學附設醫院泌尿科主治醫師陳怡光表示,林婦屬於雙側結石,體外震波碎石失敗後,經評估接受「新一代軟輸手術,吸石清雷射術-專利吸石導管加上軟式輸尿道內視鏡...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75歲的陳女士自從20年前從學校退休後,就一直從事服務社會的志工工作。然而大約5年前,家人發現陳媽媽話變少了,有時吱吱嗚嗚半天說不清楚,表達能力變差,甚至鄰居也常看見陳媽媽站在附近的路口東張西望很久,有點不知所措的樣子,最後還是靠鄰居上前協助才安全回到家中,後來到醫院就...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賴欣平報導】近來日本電車無差別傷人事件震驚全球,一男嫌打扮成電影角色「小丑」(Joker)的模樣,於萬聖節當天在電車車廂內持刀隨機攻擊乘客,造成民眾恐慌。其實犯罪者模仿電影角色傷人的事件在世界各國皆曾發生,甚至不在少數,要如何避免悲劇一再上演?除了大眾傳媒在內容、用詞上多加把關之外...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賴以玲/整理報導】在這之前,我想先跟大家分享自己的親身經歷。過去我因為看診的關係,並沒有太多的時間可以空出來運動,包含固定時間的慢跑,或是依照教練的建議定時上健身房來做訓練,其實長時間下來,因為看診的動作通常都很固定,多半都只用到手部的肌肉,核心及背部肌肉卻很少使用。 日積月累的姿勢不...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