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聽過腸皮軸線嗎?營養師不藏私美肌保養三秘訣

聽過腸皮軸線嗎?營養師不藏私美肌保養三秘訣

聽過腸皮軸線嗎?營養師不藏私美肌保養三秘訣

明明已經過了青春期,怎麼又長青春痘了呢?2019年媒體報導30-49歲的女性中,有62.3%表示最困擾的肌膚問題為毛孔粗大,其次則是粉刺痘痘和暗沈斑點(連結),即使擦上昂貴的保養品也解決不了,該怎麼辦呢?

其實,這可能與腸道菌相有很大的關聯哦!這次的專欄,好食課就要和大家介紹為什麼腸道菌會影響膚質,還有如何顧好腸道菌相,改善惱人的肌膚問題。

聽過腸皮軸線嗎?營養師不藏私美肌保養三秘訣

腸道菌不只透過「腸腦軸線」影響腦部,更有影響膚質的「腸皮軸線」

2016年調查顯示近1/4的青壯年族群腸道年齡比實際年齡老20歲,其中10%的人甚至老了30歲(連結),上述調查顯示出多數國人腸道不健康之狀況,而飲食、作息等決定了腸道年齡。

想要腸保年輕,首先我們先得認識腸道健康的箇中關鍵─腸道菌,人體的腸道中住著數以億計的腸道菌叢,可分為「好菌」、「中性菌」與「壞菌」。

「好菌」會刺激腸道激素分泌來調節生理機能,「壞菌」則會製造許多發炎物質,導致身體的發炎現象,因此腸道菌叢的平衡其實與人體各方面的健康高度相關,像是記憶力、情緒,因而有「腸腦軸線」之說。

另,近年更提出新概念「腸皮軸線」,顯示腸道菌也和皮膚有關!

「腸皮軸線」意指腸道菌會影響皮膚的健康度,例如皮膚的恆定性(skin homeostasis)與恢復性(skin allostasis and dyshomeostasis)(連結)。

當我們作息不正常、飲食失衡、攝取過多高油、高鹽、高糖食物等,會使腸道中的「壞菌」增多「好菌」減少,失去菌相平衡,造成腸道無法正常吸收營養及排出毒素,導致新陳代謝變差與身體失調,進而影響膚況(連結)。

另外,腸道「壞菌」增多還會促使腸道分泌特定酚類(phenols),而酚類被認為是腸道環境紊亂的標誌物。

實驗發現,這些特定酚類會透過血液循環積聚在皮膚,打亂肌膚細胞分化、保水度等,提高發炎、角質化等發生機率,使皮膚出狀況(連結)。

聽過腸皮軸線嗎?營養師不藏私美肌保養三秘訣

3招顧好腸道菌相養美肌

接下來,營養師將介紹3種調整腸道菌相的方法,透過3招就能提升腸道中的益生菌含量,降低整體性發炎問題,進而改善膚質!

1. 補充益生菌調整菌叢生態,如:嗜乳酸桿菌、雷特氏B菌..等

調整腸道菌相最直接的方式就是透過日常飲食補充益生菌,但並非所有菌種都具有改善膚質的效果。

如果要透過調整腸道菌相來改善肌膚狀況首先要認明具有研究數據支撐的菌種,最常見就屬雙歧乳桿菌(Bifidobacterium,又稱比菲德氏菌)與乳酸桿菌(Lactobacillus)。

以下列舉這些菌種與護膚功效的相關研究:

研究發現,具有腸道問題的人有比較高比例會出現皮膚困擾,而每天補充含有雙歧乳桿菌(Bfidobacterium,又稱比菲德氏菌)的食物,就能減少血液中的特定酚類,進而擁有健康的皮膚(連結)!

除了改善青春痘等常見的皮膚問題,2013年的研究也證實補充比菲德氏菌(B. infantis)達8週,可明顯降低系統性發炎問題,進而改善斑塊型乾癬(plaque psoriasis)(連結)。

那如何有效補充益生菌呢?最簡單方便的方式就是飲用優酪乳,建議挑選具國家健康食品認證的優酪乳喔!

聽過腸皮軸線嗎?營養師不藏私美肌保養三秘訣

2. 攝取足夠膳食纖維打造良好腸道環境

膳食纖維是腸道益菌的能量來源,過去許多研究證實每天攝取足夠的膳食纖維,有助於增加腸道益生菌,因此想要有好膚質,平時也要建構良好的腸道環境,才能幫助好菌留存,發揮作用。

3. 良好的作息習慣

除了飲食,良好的生活作息也是維持膚質的關鍵。過去研究指出睡眠不足與熬夜等不正常作息會增加肌膚問題的發生機率(連結),且可能會使免疫系統失調或增加整體性發炎問題(連結)。

因此建議平時盡可能維持好良好且固定的作息習慣,依據台大醫院睡眠中心的建議,每日需睡足7至8小時,並於11點前就寢(連結),才能讓身體達到真正的休息,降低發炎和免疫問題,進而改善膚況。

腸道健康能使身體正常吸收營養,順利排出老廢與毒素,新陳代謝變好,肌膚自然越來越美麗 ,而打造健康消化道的關鍵正是多喝水、多運動、多補充益生菌及攝取纖維素(連結)。

益生菌的部份,市面品項百百種,營養師建議選擇能通過酸性環境,直達腸胃發揮功效的菌種,例如雷特氏B菌(B. lactis),或挑選具有「有助於增加腸內益生菌」健字號認證的產品,藉此提升腸道好菌的優勢,由內而外活的漂亮!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心瑩報導】健保會於24日召開健保總額協商會議,歷經10.5小時,完成最有效率的一次協商,牙醫門診、中醫門診總額及其他預算均有共識,惟醫院及西醫基層總額部門,有項目未獲共識,將依法兩案並陳報請衛福部決定。健保會執行秘書周淑婉表示,健保總額逐年成長,110年的安全準備總額到年底可能無...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陳佳慧報導】一名30多歲的詹小姐,5個月前經常出現手麻的症狀,自己懷疑是頸部壓迫到神經以致右手麻痺,因為影響到餐飲工作而就診,沒想到意外發現脖子長了一顆4.7公分的甲狀腺腫瘤,嚇得她趕緊進一步尋求治療。經口甲狀腺手術不留疤 愛美女性新選擇負責收治個案的嘉義長庚醫院一般外科陳君漢醫師...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類風濕性關節炎孕期復發 靠生物製劑健康產子一名年輕媽媽生完第一胎後,關節出現腫痛,就醫檢查確診罹患「類風濕性關節炎」。因擔心用藥期間再度懷孕會影響胎兒健康,於是和醫師討論安全性後,選擇適合懷孕婦女使用的生物製劑,病情獲得穩定控制後卻自行停藥。豈料再度懷孕第四個月時,類風...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醫師,我被診斷骨鬆,一定要用藥嗎?」這是骨鬆患者在診間常有的疑問,中華民國骨質疏鬆症學會常務理事、臺大醫學院名譽教授蔡克嵩強調,已經骨鬆骨折,或者骨折風險很高,才需要用藥,且還要搭配運動、營養和定期追蹤等手段同步治療,更呼籲骨鬆治療是一輩子的事,應與醫師討論長期規劃,...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