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年輕靚女頻手麻 竟意外發現甲狀腺腫瘤

年輕靚女頻手麻 竟意外發現甲狀腺腫瘤

【健康醫療網/記者陳佳慧報導】一名30多歲的詹小姐,5個月前經常出現手麻的症狀,自己懷疑是頸部壓迫到神經以致右手麻痺,因為影響到餐飲工作而就診,沒想到意外發現脖子長了一顆4.7公分的甲狀腺腫瘤,嚇得她趕緊進一步尋求治療。

經口甲狀腺手術不留疤 愛美女性新選擇

負責收治個案的嘉義長庚醫院一般外科陳君漢醫師表示,好在化驗後確認是良性的濾泡瘤,只要切除甲狀腺腫瘤後持續追蹤即可,但由於詹小姐年紀輕又愛美漂亮,不想在脖子留下長長的疤痕,經與陳醫師討論後決定以「經口甲狀腺手術」摘除腫瘤,對於有蟹足腫體質的她,也不用擔心脖子上的疤痕,術後復原良好,也能馬上回到工作岡位。

甲狀腺腫瘤 經口摘除降感染風險

陳君漢醫師進一步指出,甲狀腺疾病可分為功能上的疾病像是甲狀腺亢進、低下等,以及良性或惡性腫瘤。除了惡性腫瘤需要切除以外,若是良性腫瘤已經影響外觀、吞嚥甚至壓迫到聲帶等,也會建議患者手術摘除腫瘤。傳統對於甲狀腺手術的印象即是脖子上會有長長的一道疤痕,隨著時代的演進,目前已經有「經口甲狀腺手術」,從嘴巴前庭的位置進入,不僅將傷口藏在嘴巴裡,傷口距離甲狀腺很近,也能降低多餘的組織傷害。

神經監測搭配止血融合刀 避免併發症、降低出血量

不論是傳統甲狀腺手術或是微創手術,最擔心是出血、感染或是傷及副甲狀腺以及喉返神經等併發症,所幸,目前可於術中搭配使用「神經監測器」,即時精準定位及辨識神經位置,降低手術風險。陳君漢醫師補充說明,上述提到的經口甲狀腺手術也算是微創手術,傷口小無法使用太多器械摘除腫瘤,這時就建議使用可以同時切割與止血的「止血融合刀」,縮短手術時間、減少出血、術後復原也較快,對於醫療團隊與患者是一大利器。

甲狀腺治療方式多元 呼籲積極治療勿拖延

雖然經口甲狀腺手術是一項完全無疤痕的手術,但陳君漢醫師提醒並非每一位甲狀腺手術的患者都適用,若是腫瘤大於5公分,或是惡性腫瘤就比較不適合。此外,手術前可與主治醫師討論搭配能量裝置與神經監測器,提高手術安全性。醫師更呼籲,甲狀腺腫瘤預後佳,且目前也有許多治療方式可以選擇,若有甲狀腺相關問題不要拖延,應趕緊就醫診治,避免錯過黃金治療時期。

【延伸閱讀】照顧好自己的健康 就是愛家最好的禮物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7622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中華民國110歲生日快樂!今(10)日國慶日普天同慶無新增本土個案,也無死亡個案,新增7例境外移入個案,6男1女,年齡介於10多歲至40多歲,其中2人屬於「突破性感染」,分別在8月施打2劑中國大陸的國藥跟科興等疫苗。 ▲10月10日新冠肺炎確診狀況。(圖/中央流行疫情...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正值疫情期間,游泳池雖都暫停開放,但忍不住酷熱天氣,就有小朋友赴溪間玩水游泳,回家後卻一直流鼻血,原來是水蛭惹禍!這名年約十歲小朋友游泳回家後,一直感到鼻子發癢不適,不時還會流鼻血,家長帶她看診後以為是過敏導致,但服藥後卻未見改善,直到小朋友發現鼻孔裡疑似有蟲子,被家長...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胰臟癌雖發生率不高,卻仍長年佔據十大癌症死因排行榜上!衛生福利部南投醫院肝膽腸胃科黃仲岐醫師指出,主要因胰臟癌症狀不明顯,加上位置隱密導致檢驗、診斷不容易,促使許多患者發現時都已進入晚期,因此又有「癌中之王」之稱;治療上,目前最有效的仍是手術切除,但往往不到僅有1/5的...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賴以玲/整理報導】心情不好時,你都怎麼做?運動是壞情緒最強大的解藥!除了鍛鍊體魄、增強心理素質,更是找回自信勇氣、迅速連結快樂,以及認識新朋友的社交活動。史丹佛心理學講師、知名TED講者凱莉.麥高尼格(Kelly McGonigal)告訴你,運動可以很簡單,且可以(也應該)是快樂的來源...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