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年輕靚女頻手麻 竟意外發現甲狀腺腫瘤

年輕靚女頻手麻 竟意外發現甲狀腺腫瘤

【健康醫療網/記者陳佳慧報導】一名30多歲的詹小姐,5個月前經常出現手麻的症狀,自己懷疑是頸部壓迫到神經以致右手麻痺,因為影響到餐飲工作而就診,沒想到意外發現脖子長了一顆4.7公分的甲狀腺腫瘤,嚇得她趕緊進一步尋求治療。

經口甲狀腺手術不留疤 愛美女性新選擇

負責收治個案的嘉義長庚醫院一般外科陳君漢醫師表示,好在化驗後確認是良性的濾泡瘤,只要切除甲狀腺腫瘤後持續追蹤即可,但由於詹小姐年紀輕又愛美漂亮,不想在脖子留下長長的疤痕,經與陳醫師討論後決定以「經口甲狀腺手術」摘除腫瘤,對於有蟹足腫體質的她,也不用擔心脖子上的疤痕,術後復原良好,也能馬上回到工作岡位。

甲狀腺腫瘤 經口摘除降感染風險

陳君漢醫師進一步指出,甲狀腺疾病可分為功能上的疾病像是甲狀腺亢進、低下等,以及良性或惡性腫瘤。除了惡性腫瘤需要切除以外,若是良性腫瘤已經影響外觀、吞嚥甚至壓迫到聲帶等,也會建議患者手術摘除腫瘤。傳統對於甲狀腺手術的印象即是脖子上會有長長的一道疤痕,隨著時代的演進,目前已經有「經口甲狀腺手術」,從嘴巴前庭的位置進入,不僅將傷口藏在嘴巴裡,傷口距離甲狀腺很近,也能降低多餘的組織傷害。

神經監測搭配止血融合刀 避免併發症、降低出血量

不論是傳統甲狀腺手術或是微創手術,最擔心是出血、感染或是傷及副甲狀腺以及喉返神經等併發症,所幸,目前可於術中搭配使用「神經監測器」,即時精準定位及辨識神經位置,降低手術風險。陳君漢醫師補充說明,上述提到的經口甲狀腺手術也算是微創手術,傷口小無法使用太多器械摘除腫瘤,這時就建議使用可以同時切割與止血的「止血融合刀」,縮短手術時間、減少出血、術後復原也較快,對於醫療團隊與患者是一大利器。

甲狀腺治療方式多元 呼籲積極治療勿拖延

雖然經口甲狀腺手術是一項完全無疤痕的手術,但陳君漢醫師提醒並非每一位甲狀腺手術的患者都適用,若是腫瘤大於5公分,或是惡性腫瘤就比較不適合。此外,手術前可與主治醫師討論搭配能量裝置與神經監測器,提高手術安全性。醫師更呼籲,甲狀腺腫瘤預後佳,且目前也有許多治療方式可以選擇,若有甲狀腺相關問題不要拖延,應趕緊就醫診治,避免錯過黃金治療時期。

【延伸閱讀】照顧好自己的健康 就是愛家最好的禮物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7622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今天新增5例境外移入個案,以及新增1例死亡個案。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副指揮官陳宗彥表示,境外移入個案為4男1女,分別從印尼、貝里斯、美國等地入境,入境日為今年9月20日至10月2日,皆持有搭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 ▲10月4日新冠確診個案狀況。(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第10期公費疫苗預約於今早10時起開跑,這次提供AZ、高端第2劑,及BNT第1劑等3種疫苗,由於上網預約情況踴躍,1922、健保快易通APP均當機,頁面顯示「系統作業中,已自動排隊,請稍後」、「無法連線,請確認您的網路是否正常或忙碌」等字樣。 不少網友批評,「可悲的爛...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第3批客製化標籤約20餘萬劑輝瑞BNT疫苗於清晨5時36分運抵台灣。陳宗彥表示,這是台積電、鴻海暨永齡基金會、慈濟基金會共同捐贈的第5批輝瑞BNT疫苗,共有27萬劑,效期至明年2月10日,累積到貨332萬劑。 ▲第11期新冠疫苗接牛津AZ與輝瑞BNT種規劃。(圖/中央...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國內疫情已趨緩並且穩定控制,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4)日宣布,自今(2021)年10月5日至10月18日維持疫情警戒標準為第二級,並調整相關規定,請民眾持續配合防疫措施。部分娛樂場所開放、戶外免戴口罩一、符合主管機關防疫管理規定得開放,請遵循相關規範或指引: 1.電子遊戲...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