肋骨骨折是急重症門診中常見的病灶,根據國內臨床統計,多根肋骨骨折患者有1/4機率併發氣胸、1/5機率併發血胸。發生時,需藉由胸管置入引流治療,但情況嚴重時則需緊急手術止血、以避免危及生命。
鍾政錦醫師(右)指出,老年人肋骨骨折是否要開刀,需要仔細評估。(圖片提供/台北慈濟醫院)
台北慈濟醫院急診室日前收治1名高齡92歲的李姓阿嬤,有多年骨質疏鬆病史,因在家中不慎跌倒,造成右側第7、8、9根肋骨發生骨折,並且出現氣血胸與連枷胸。不僅連呼吸都痛,甚至在加護病房需靠插胸管引流治療,極度痛苦。
肋骨骨折 手術新選擇
由於考量老年人長期臥床容易發生肺炎、褥瘡等併發症,經與家屬討論後,胸腔外科鍾政錦醫師為他採用鈦合金固定板的新型骨材,透過微創胸腔內視鏡實施肋骨復位固定手術,患者術後疼痛明顯降低,同時配合復健,1週後順利出院。
台北慈濟醫療團隊強調,雖然肋骨骨折大多仍採保守治療,但相較過往的保守治療,肋骨復位固定手術能大幅降低患者疼痛指數、促進復健效果、縮短住院、復原天數,最重要的是降低死亡率,無疑提供肋骨骨折患者一項新選擇。
中階位肋骨 胸腔常見損傷
收治個案的鍾政錦醫師進一步指出,肋骨骨折是胸腔常見傷害之一,占胸部損傷的40-60%。當胸腔遭受外力,如車禍、巨大撞擊、高處跌落、年長者跌倒等情況便可能發生,而在所有12對24根肋骨中,以第4至第7對肋骨最容易發生骨折。
主要是因中階位肋骨易受衝撞傷害所致,雖肋骨骨折不像一般骨折能以石膏固定,過去鮮少以手術治療,患者必須花3個月左右的時間,待其自行癒合。這段期間僅能透過休息靜養,吃止痛藥物,配合呼吸練習,以避免併發症發生。
氣血胸後遺症多 手術需先評估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骨折數目較多,錯位較厲害,或是出現氣血胸與連枷胸症狀,若不緊急手術控制,便很容易出現胸壁外觀變形、胸悶背痛、肺功能變差等後遺症,甚至容易衍生肺炎、呼吸衰竭、敗血症等嚴重問題。
至於,肋骨骨折是否要手術治療,醫師事前會透過病史詢問、臨床症狀(胸痛、呼吸喘)、影像學檢查(X光、電腦斷層),及患者嚴重度決定是否手術。不過,要提醒的是,減少骨質疏鬆及意外跌倒,才是預防老年骨折的最佳良方。
【醫師貼心叮嚀】:
建議治療期間要多臥床休息,不要過於勞累,且在飲食上也要多加注意,多吃一些新鮮蔬菜和新鮮的水果,調理好身體,骨折才能好得快。如果是年紀大,尤其是咳嗽功能不佳病患,建議還是住院觀察有無其他傷害,較為適宜。
資料來源:華人健康網(http://www.top1health.com/Article/163/57940)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上華人健康網www.top1health.com 看更多健康資訊
【延伸閱讀】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