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肌肉痠痛是警訊! 周邊動脈阻塞這些人最容易發生

肌肉痠痛是警訊! 周邊動脈阻塞這些人最容易發生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75歲林姓男患者,罹患高血壓與糖尿病多年,兩年前左腳因為小傷口沒有積極就醫治療而嚴重到左腳膝下截肢,最近右腳第二趾也出現了潰瘍,立即有警覺到醫院就醫,經利用複合式手術室進行血管攝影檢查,確認右腳膝蓋以下的三條動脈阻塞了兩條,同時進行血管內氣球擴張手術,將阻塞的血管撐開恢復血流,手術順利,住院三天即出院返家休養。

早期症狀輕微難發覺 嚴重恐截肢

童綜合醫院心臟血管外科李志賢醫師指出,周邊動脈阻塞因為早期症狀輕微較難察覺,許多患者都會拖延至嚴重潰瘍或壞死階段才到醫院就醫,因為發現太慢而造成只能截肢;個案曾經遭遇同樣的情況,所以這次出現小傷口潰瘍,就馬上到醫院尋求治療。

複合式手術室 精準治療提高手術安全性

童綜合醫院引進複合式手術室,李志賢醫師說明,「複合式手術室」的優點,是具有達到影像與手術同步整合的外科精準治療特性(術中即時造影,立即進行手術),減少病人在影像部門及開刀房之間的轉送次數和風險,大幅提高手術的品質。

3慢性病易好發 早期治療效果佳

李志賢醫師呼籲,周邊動脈阻塞疾病常見發生在患有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等慢性疾病病人,還有長期吸菸者與5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周邊動脈阻塞仍以儘早發現儘早治療的預後效果佳,但早期病徵常被當成肌肉痠痛來對待,因此若出現一走路就痛且越來越痛或者傷口超過一個月無法癒合,就應該至醫院尋求專業醫師的檢查與治療,避免延誤治療而導致截肢或截趾。

【延伸閱讀】

經痛很正常,錯錯錯! 她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症」解脫

國際趨勢!學名藥具戰略意義 專家破解學名藥迷思

想戴助聽器卻擔心價格? 聽力師全面分析

氣喘發作才用藥超NG 醫:保養型藥物定期控制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6393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坊間流傳吃甜食可以減輕經痛的說法,其實並無科學根據!象漾女孩成員廷廷即曾經因經痛困擾想靠吃甜食來緩解,沒想到不但無助改善經痛,甚至還因此胖了二公斤;中醫師建議,其實女性經痛,可服用行氣活血、活血化瘀的中藥,以及按摩穴位,即可舒緩經痛。 北醫傳統醫學部主治醫師高嘉鴻表示,女性...

閱讀詳情 »

救命飲食:熱銷100萬冊,完整專業版 內容簡介 疾病,100%是食物造成的!經典中的經典,熱銷100萬冊,史上最重要的預防醫學聖經! ★ 感恩回饋,加量不加價:新增32頁,完整收錄讀者&專業醫師、營養師都在問的醫學證據、研究資料出處。★ 白金銀色典藏書封:慶祝熱銷100萬冊,經典珍藏。★ 2013年...

閱讀詳情 »

環境荷爾蒙的影響遠不如食物|《救命飲食》摘文 近年來,又有另一項和乳癌有關的新興話題受到人們的關注,那就是環境荷爾蒙。雖然還不清楚哪些荷爾蒙會受到干擾,但這些分布甚廣的化學物質,的確會干擾人體荷爾蒙,進而可能導致生殖系統異常、新生兒缺陷與第二型糖尿病。 會引發問題的化學物質很多,通常都與工業污染有關...

閱讀詳情 »

要留乳房,還是得癌症?|《救命飲食》摘文 十年前的春天,我正坐在康乃爾大學的辦公室,突然有位女士打電話找我,詢問關於乳癌的事。 「我家族有很明顯的乳癌史,」這位名叫貝蒂的女士這樣說:「我媽媽和外婆都死於乳癌,而四十五歲的姊姊最近也被診斷出乳癌,因此,我實在不能不擔心我九歲的女兒。她初經快要來潮了,真...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