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肝癌小於5公分 射頻燒灼術療效佳

肝癌小於5公分 射頻燒灼術療效佳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

台灣一直以來都是肝癌高盛行區,慢性B型肝炎及C型肝炎患者眾多,加上飲酒過量及逐年增加的脂肪肝炎,不論男、女性,肝癌在105年10大癌症死亡率中,10年來高居前2名。

肝癌需考量腫瘤及病人狀況 選擇適當治療

治療肝癌需要考慮腫瘤大小、顆數、位置及形態;病人肝功能、身體狀況及治療意願;醫師熟悉的技術和醫療院所設備;親友支持等等。手術雖切除最乾淨,但傷口較大,肝功能及身體狀況需要一定水準;肝臟移植來源少;射頻燒灼術在小型肝癌治療,2公分內病灶,幾乎可媲美外科手術清除率,且傷口小、復原快,對於身體狀況及肝功能較差、不適合手術,或不願意手術的病友是不錯的選擇。

郭綜合醫院肝膽胃腸科醫師黃文威說明,射頻燒灼術經由超音波導引,以細長電極針經過皮膚和皮下組織、肌肉層進入肝臟到達腫瘤處,用電流加熱到一定溫度讓腫瘤壞死。以往單極電燒只適合處理3公分以下病灶,近來蓬勃發展的多極電燒技術使適用腫瘤範圍增加到5公分甚至更大。隨著病灶越大,困難度也越高。

射頻燒灼術 適用小於5公分、不逾3顆腫瘤

射頻燒灼術也有一些限制,要考慮出血風險、小心週遭器官及肝內膽管遭熱傷害、大血管旁的腫瘤不容易加熱到適當溫度讓腫瘤壞死。利用注射人工腹水,讓高位的病灶更清晰、或是隔開鄰近器官減少損傷。儘管各狀況有最優先的治療建議,但實際上常需要合併多種療法。現在還有標靶藥物或是最新免疫療法等,醫師會依照每個病人的狀況給予最適當的治療組合,多管齊下盡可能消滅腫瘤。

黃文威醫師建議,肝癌若小於5公分、不超過3顆,可考慮使用射頻燒灼術處理,達到良好效果。建議若有脂肪肝或其他輕微肝病,至少一年應追蹤腹部超音波及胎兒蛋白;若有慢性肝炎例如B、C肝炎,則約半年檢查一次;如果已經肝硬化,則3個月一次比較恰當。戒酒、飲食和體重控制、增加運動量、治療病毒性肝炎等等,矯正肝病原因才是根本之道。(文章授權提供/優活健康網)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7094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夏季炎熱,為了避暑大家可謂是用盡各種方法,但婦科疾病也總是招惹著女性,尤其是經期,總是伴隨著的痛經、有血塊、月經不調、月經顏色發黑等問題,那麼,為什麼月經的顏色會發黑呢? 月經不調引發的月經顏色發黑 生活中有不少女性,在月經來臨的時候出現月經血量過多或者過少、月經週期提早或者延遲、月經顏色發紅或者發...

閱讀詳情 »

宋美齡40歲患早期乳腺癌,受美國教育的她想用手術方法摘除。她私家醫生建議她用改變酸性體質方法即排腸毒,她堅持每天排腸毒,88歲還考慮國事。106歲去世,而不因癌癥去世! 醫學專家:欲無病,腸無渣,欲長壽,腸常清,要想皮膚顏如玉,保持腸道清如水。 英年早逝富豪均瑤集團董事長「王均瑤」因長期"便秘"而亡...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許碩穎報導)聞癌色變!大腸癌是目前罹癌人數最多的癌症,而八成民眾認為血便是罹患大腸癌重要徵兆;但是,台灣癌症基金會執行長賴基銘醫師表示,血便非大腸癌唯一指標,只有約27%~40%的大腸癌(腫瘤位置接近直腸與肛門口)才會排出肉眼可辨識的血便,大多還是需透過糞便潛血檢查,才能檢測出糞便...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全民瘋路跑,越來越多民眾喜歡享受一起路跑的感覺,根據調查,去年一整年就舉辦上百場的馬拉松賽事;體適能教練鄭心慈指出,儘管跑步不受年齡或地點等影響,不過長期下來還是得小心,恐會對關節造成傷害。其實民眾也不用太擔心,想要參加路跑,一定要在跑步前懂得先熱身,讓肌肉準備好,就能...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