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肝策會響應世界肝炎日呼籲「cant wait」 早期篩檢更有效

肝策會響應世界肝炎日呼籲「cant wait」 早期篩檢更有效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心瑩報導】5月時台灣COVID-19疫情爆發,防疫成為第一優先,但其他疾病卻不會因此停下腳步。2021年世界肝炎日的主題,便是以「Can’t Wait」為主題,提醒肝病防治刻不容緩。台灣肝病醫療策進會理事長高嘉宏教授指出,三級警戒後,門診病人減少一半,提醒正在服用抗病毒藥物的B肝患者,千萬不能擅自停藥,該回診還是必須回診,避免病情加重無法盡早發現。

世界肝炎日主題:不要等待、超前部署

即使疫情在全球肆虐,但世界肝炎聯盟(WHA)在今年7月28日的世界肝炎日呼籲,不要因為疫情延誤肝病,高嘉宏教授更指出要如同防疫一般「超前部署」。肝病三部曲指的是肝炎、肝硬化、肝癌的過程,在肝炎階段用藥治療,可將肝癌機率減少七至八成,肝硬化時介入治療,可將肝癌機率減少六成,只要能盡早治療,都能避免病程惡化。

致力消滅台灣肝病 肝策會長年推動全民回肝計畫

肝策會成立14年以來,一直致力於消滅台灣肝病。B型、C型肝炎中,C肝藉由抗病毒治療,可以將病毒完全消除,B肝相對比較難以根除。高嘉宏教授提到,年輕人出生皆有施打疫苗,B肝帶原率不到1%,30歲以上卻高達20%。因此長年推動「全民回肝計畫」,只要30歲以上、目前未接受B肝抗病毒治療、表面抗原HBsAg為陽性的帶原者、三個月內肝功能指數大於80 U/L,就可申請免費的B肝病毒量檢測,相關資訊可上「肝炎救星網」查詢。


肝策會響應世界肝炎日呼籲「cant wait」 早期篩檢更有效

台灣用藥標準跟上國際 肝功能指數不能當黃金標準

預估台灣還有四至五成的感染者未找出,除了及時提供篩檢希望找出潛在、不自知的B肝患者;肝策會也長期跟進國際肝病研究,在台灣治療藥物上提出建議、準則。高嘉宏教授表示,台灣目前健保對非肝硬化者之給付規範,一次療程僅3年,即使控制良好,但停藥之後一年內的復發率高達六至七成,希望健保將抗病毒藥物納入長期用藥,跟上國際準則。

台灣以前的用藥標準相對歐美嚴格,尤其肝功能要到兩倍以上,亞太肝病學會建議,若有明顯肝纖維化,肝功能只要異常就可以用藥。今年3月1日也跟上國際準則,若病毒量兩萬以上,纖維化三期以上,只要肝功能異常三個月,就可以健保給付用藥。

高嘉宏教授解釋,肝功能指數異常代表肝細胞已被破壞,但不是每天都在破壞,如同量血壓,一天中各時段數字可能都有起伏,而肝功能三個月或半年才檢測一次,可能當下數值正常,不代表這段時間都無異常,肝功能指數建議做為參考,不建議作為黃金標準。

防治肝病不中斷 帶原者仍有千分之一肝癌機率

台灣進入社區三級警戒後,高嘉宏教授表示門診中回診病人大概少了一半,強調正在服用抗病毒藥物的患者,不能停藥;而固定回診追蹤的慢性肝炎帶原者,若無服藥也無肝功能異常,每三個月都應回診,在疫情間可延長至六個月至八個月,但千萬不要從此不回診。

未接受治療的,如不活動帶原者,因為每年還是有千分之一機率會發展成肝癌,若沒有回診抽血,可能錯失早期發現的良機;慢性肝炎患者,有百分之一機率成為肝細胞癌。雖然擔憂暴露在風險之中,高嘉宏教授說,只是回門診拿藥,做好保護措施就沒太大問題。

多重慢性病患者重症率較高 有疫苗就去打

他也提到肝病患者COVID-19重症的機率跟一般人一樣,因為傳染途徑是接觸到確診者,如果沒有做好個人防護,還是會染疫,但不會比一般人高。不過細胞激素風暴容易導致重症發生,若有肝硬化者,或肝癌患合併肝硬化,經常也合併其他慢性病,還有年紀等因素加在一起,的確會加強重症或死亡的風險。

因此若有機會建議施打疫苗,目前沒有特效藥,疫苗是最好的保護措施,廠牌也沒有特別限制。多重慢性病的患者有疑慮,因每個人狀況不同,還是可以諮詢自己的主治醫師。他也呼籲肝病患者要適時追蹤、定期服藥、抽血檢查,才能保肝保健康。

【延伸閱讀】

熬夜是肝病的危險因子? 專家揭「誘發肝癌真正因素」

多發性硬化症持續治療莫鬆懈 施打新冠疫苗可增強保護力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0811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一名46歲已婚男性,在大科技公司擔任研發工作近10年,但高壓工作出現嚴重職業倦怠,年後轉職到小公司擔任專案主管;沒想到龐大業績壓力,加上家人不諒解,讓他快喘不過氣,晚上經常失眠,白天又腹瀉、便祕交替,到醫院檢查卻查不出病因,最後尋求精神科醫師協助。 職場適應障礙 患者...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台灣婦女罹患卵巢癌的情形有增加的趨勢,而且由於卵巢癌篩檢不普遍,致使婦女在發現罹患卵巢癌時,大約半數多已進展到末期!日前更有研究指出,女性長期在外陰部使用含滑石成份爽身粉,罹患卵巢癌風險要高出三分之一;值得婦女特別注意。 爽身粉會導致卵巢癌? 美國有一名婦女因卵巢癌死...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周威志報導) 不管是密密麻麻的書面資料,還是報章雜誌,閱讀起來完全無障礙,高齡82歲的林老伯伯,是眼科醫師林丕容的父親,在經過兒子執刀的老花白內障手術治療後,深深感覺視力回到年輕時期。 另外一位接受手術的楊爸爸,術前一直很擔心白內障手術會不會痛,甚至希望能不開就不開。 眼科醫師林鴻...

閱讀詳情 »

() 喜歡吃豆腐乳和泡菜嗎?有人就是喜愛這二味,甚至是餐餐都不能少,餐桌上總能見到這二樣。由於豆腐乳和泡菜是醃製食品,鈉含量高,恐使血壓上升;因此,食用時應適量,以免影響健康。 豆腐乳風味不亞於起司 豆腐乳有東方的起司之稱,風味絕不亞於起司;而豆腐乳的製作是將豆腐經過發酵與醃製而成,而且豆腐乳有很多...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