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肝臟生長因子 有效治療免疫疾病

(健康醫療網/郭庚儒報導)幹細胞研究新突破!國家衛生研究院發現,間質幹細胞分泌「肝臟生長因子」,可有效降低人體免疫細胞的過度表現,治療紅斑性狼蒼、類風濕性關節炎等自體免疫疾病,甚至能治療癌症。其研究結果也刊登於7月25日的《幹細胞研究》雜誌。

這項研究成果由國衛院細胞與系統醫學研究所副研究員顏伶汝、國衛院癌症研究所副研究員劉柯俊,以及國防醫學院長司徒惠康所發表。

顏伶汝表示,研究團隊發現人體間質幹細胞能增加骨髓衍生抑制細胞數量,而骨髓衍生抑制細胞具有抑制免疫反應的能力。透過動物實驗發現,在老鼠體內注射肝臟細胞生長因子,其骨髓衍生抑制細胞數目增加高達2倍。研究結果證實,間質幹細胞具有加強免疫調節性質,以及肝臟細胞生長因子在擴張骨髓衍生抑制細胞所扮演的角色,降低異常自體免疫反應。

顏伶汝解釋,自體免疫疾病是一種人體內,免疫系統攻擊身體正常細胞的疾病,因細胞在過度活化刺激,會產生大量發炎相關的細胞激素,進而攻擊自體的健康組織及器官,造成發炎性多重系統慢性疾病,至今尚未能獲得確實治療或控制。

顏伶汝強調,這項研究有助於改善紅斑性狼瘡、類風濕性關節炎等自體免疫疾病,甚至逆轉癌症中的免疫抑制機制;不過,肝臟生長因子會使腫瘤成長茁壯,若能降低癌症患者分泌肝臟生長因子,就可讓免疫細胞發揮作用,為癌症開啟一個全新的治療方向。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0558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周蘭君報導)由台灣保健食品學會、紐崔萊健康機構和GOSurvey市調網共同參與進行的「飲食色彩多樣性」調查結果發現,高達65%的受訪者自認蔬果攝取不足,雖然衛生署不斷提倡「天天五蔬果」、「彩虹飲食原則」,實際國人的蔬果飲食狀況卻是大相逕庭,實際上每日平均攝取的蔬果份數只有3.7份,遠低...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林宜慧報導)母親節將至,醫師特別呼籲生過多胎的婦女,在辛勞撫養多位孩子之餘,也要用「健康檢查」好好照顧自己!高產次婦女屬於子宮頸癌高危險群之一,但往往因為害羞,或認為已停經、久無性行為而疏於檢查,然而門診中常見更年期婦女因接受子宮頸抹片檢查,發現零期子宮頸癌病變,有幸得以及早治療。台北...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健康與快樂會讓人美麗,而這都可靠運動來達到喔!雲林縣一位50多歲的翁媽媽,身材一年比一年臃腫,肥胖不但讓她失去自信,健康也逐漸走下坡;因此,翁媽媽報名參加國健局的體重管理計畫,跟著社區運動團體老師一起做運動,每個禮拜跳2到4次土風舞和做瑜珈,五個月的時間,體重原來66.5公...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為防範H7N9流感疫情,政府頒布「禁止違法屠宰與販售活禽」政策將於五月十七日上路;專家表示,電宰雞肉經由適宜的溫度控管,不但可保留雞肉的營養成份,而且口感更好。為排除民眾對於食用電宰雞的疑慮,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特別邀請台大動物科技學系助理教授、台灣區電動屠宰工業同業公會顧...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