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肥肉太多想減肥 中醫也能替減脂助攻

肥肉太多想減肥 中醫也能替減脂助攻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立夏即將到來,卸下厚重的冬衣之際,讓中醫助您甩開身上多餘的脂肪,窈窕健康迎夏。根據國健署統計,國人身體質量指數(BMI)為肥胖的人口比例逐年攀升,大約每五人就有一人屬於肥胖範圍,而且肥胖人口有年輕化趨勢,肥胖也容易造成代謝症候群,進而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

代謝症候群 判定標準有五大項目

所謂的代謝症候群判定標準有五大項目,分別是:一、腰圍過大(男性的腰圍≧90cm、女性腰圍≧80cm);二、空腹血糖值≧100mg/dL;三、血壓≧130mmHg/85mmHg;四、空腹三酸甘油酯偏高;五、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偏低。以上符合任三項則可稱為「代謝症候群」。如果您的生活作息不正常,工作壓力大,喜歡吃低纖高糖高油脂飲食,平時又有喝酒的雅興,那麼您得到代謝症候群的機會比較高。

肥胖成因多元 中醫觀點:肝、脾、腎等臟腑功能相關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林森中醫昆明院區中醫內科醫師胡玉芳表示,肥胖的成因有很多,有些與先天有關,例如遺傳基因或是遺傳疾病造成肥胖,但多數的肥胖與後天因素有較大的關係,生活壓力大、睡眠不足或日夜顛倒,會讓身體內分泌失衡而導致肥胖。三餐不定時不定量或是偏好高油脂高糖份等精緻飲食,會影響腸胃的菌叢,讓人變胖。從中醫觀點來看肥胖與肝、脾、腎等臟腑功能有密切相關,飲食、生活的不平衡都會傷害臟腑功能,讓體質產生偏性,臨床上肥胖之人多為本虛標實的體質,最好是透過中醫師診察後依據個人體質,找出最適合的治療方式。

中藥減脂藥物多 穴位針灸也有幫助

胡玉芳指出,中藥常用於減脂的藥物種類多樣,例如山楂能促進腸胃蠕動,澤瀉、茯苓能幫助水分代謝,丹參、大黃能降低血脂等等,中醫師會根據病人狀況配伍藥物做治療。該院依據常見的肥胖體質開發肥胖治療劑即飲包以及茶包,給現代生活忙碌又想減脂的民眾做選擇。如果是有高血脂或是高膽固醇的問題,卻不習慣吃西藥,可以考慮中藥紅麴萃取而成的膠囊,在臨床上有很好的治療效果,須經由臨床中醫師診察開立。

中醫穴位針灸可以幫您改善肥胖,透過針刺激穴位加上艾灸溫經通絡,可以改善身體氣血循環,幫助脂肪代謝,常用的取穴有腹部的天樞、滑肉門、氣海,下肢的足三里、豐隆、三陰交等等,根據研究顯示,持續針灸3個月以上能改善肥胖,尤其是腹部肥胖,可以使用針灸消除脂肪,減少腰圍,改善代謝症候群。

甩開肥胖或是代謝症候群,讓中醫幫您找回健康,此外有效的減脂需要搭配健康的飲食,多攝取蔬菜水果、蛋白質、全穀類,減少高鹽高糖和油脂攝取;維持適度的運動,最好每周能有150分鐘的中等強度有氧運動,才能永保健康不復胖。

【延伸閱讀】

植入去顫器怕感染! 抗菌網袋助一臂之力

乳癌人數飆最多、年輕化! 醫籲30歲以上女性篩檢乳房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0017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圖文皆轉自今日頭條,下同) 顧名思義就是推肚子,用手指、手掌、拳頭皆可,由心窩向下推到小腹,簡單吧?但是我還要對你苦口婆心地反復強調,這可是最簡單最有效的排毒方法。 一切慢性疾患都可以在腹部找到相應的阻滯點。也就是說,一切慢性病都可以在腹部找到其對應的蛛絲馬跡,由此,當慢性病老是不愈,但又不知病...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酒糟性皮膚炎是一種慢性反覆性的皮膚病變,此病症好發於女性多於男性,但男性症狀卻較女性嚴重,通常發生在前額、鼻頭及兩側、兩頰和下顎部位。主要為血管擴張所引起,所以一開始會有臉部泛紅的症狀,而血管要是擴張太久,血管中的組織液便會滲出,進一步刺激該處皮膚長出如青春痘的丘疹和...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春季天氣舒爽、鳥語花香,最適合全家大小一同走春,但出遊首先要有強健的骨骼,才不會因為走路時不小心跌倒,就骨折了,因而敗興而歸。骨科醫師指出,臨床統計,有高達5成以上骨質疏鬆症患者,是因髖部骨折造成行動不便,甚至長期臥床;至於預防骨質疏鬆最好的方式,就是日常飲食攝取足夠...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